月入5000的年輕人,如何快速培養投資習慣

2019-11-12     讀財研習社

剛參加工作不久,甚至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除非有一個殷實的家庭,可以在大學期間提供不限制消費的生活費,否則很難有多餘的閒錢去拿來理財。

而一點進入職場,相當於現金流會源源不斷,但年輕人的消費觀一般都非常超前,能存下錢的人都非常有毅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在進入職場後,既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同時又避免因過度消費導致成為月光族甚至負債族呢。

我覺得還是習慣的問題,下面從幾點說下:

第一:強制先儲蓄再消費

不僅對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對成家立業多年的家庭也是必要的一環。

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和營銷太發達,尤其是國內各種節日都能安利一種消費,我不否認消費帶來的心理滿足感,但希望在消費的同時,有足夠的計劃強制儲蓄。

說實話,我個人見過太多月月光的年輕人,一旦有急事需要用錢時,需要東拼西湊才能拿出來。

說一個強制儲蓄的方式:先儲蓄再消費。

一般情況下,人的自制力很容易打破,在無法保證結餘資金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在每月工資到帳後,先拿出一部分強制儲蓄。

當然並不是說工資1萬元,拿出8000存起來,而是先根據月支出來固定一個金額。

作為現金流基本為零職場新人,一定要堅持儲蓄,這樣才能完成最原始的財富積累,為今後投資理財創造一定的經濟基礎。

第二、養成收支記帳習慣

說句實話,記帳這種形式隨著國內理財需求才崛起的。

雖然市面上有不少記帳軟體,但實際上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認為記帳就是一種摳摳索索的表現。

比如,給女朋友買了一個包,記帳了,可能就會讓人多想。

事實,記帳的主要功能並不是這個,通過記帳,清楚知道現金流的收支情況,哪些地方花錢多、哪些地方花錢少、哪些地方需要控制、哪些地方需要投入。

起碼對每月的現金流做到心中有數。

有多少人對每月的收入了如指掌,說到支出卻一臉懵逼。

這就是在支出上沒有控制,最終的結果就是現金流終端,成為月光族,甚至需要父母資助啃老。

第三、重視理財學習,適當了解投資產品

我們常說,投資理財儘量用閒錢。

如果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保證,拿什麼多餘的資金來投資理財呢?

強制儲蓄和記帳都是為積累現金流做準備,所以在開始理財的時候,要做到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在這個基礎上,適當了解一些投資的產品,可以學習一些穩定簡單的投資,如購買債券,基金,理財產品等。

不過,前提一定要控制好風險。

一般來說,建議遵循這幾個產品的選擇步驟:貨幣基金>理財產品>債券基金>指數基金

貨幣基金最常見,也是可以忽略風險的基礎產品。

在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從最基礎的無風險產品,慢慢接觸高風險的權益產品,做到循序漸進。

只有這樣,資金才能慢慢運轉起來,做到錢生錢,如果閒置資金能通過投資理財做到每月有一筆收益,將來一定會收穫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5JVYG4BMH2_cNUg-0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