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三年,月薪過萬,用花唄買了套房

2019-08-25   悠閒散人



昨天一睜眼,就看到姐妹群有人說自己有錢。

還以為是中了什麼彩票,

沒想到只是查看了自己用淘寶以來的消費記錄。




人啊,

不花錢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如此有錢。




上周五晚上,海爾的官博發了一條微博:

說一件所有人必須知道的事——

手把手教你怎麼查看自己在淘寶的人生成就。

把一條「科普」博,

生生變成了鬼故事。

就連淘寶官博也親自下場湊熱鬧。




我這才發現,

原來我和我的姐妹是給這屆年輕人消費水平拖後腿的。

幾萬、幾十萬算什麼,

人家都上百萬!






查之前,很多人有做好了反省的準備——

怎麼能花這麼多錢?

查之後,卻是邊裹緊自家的棉被邊疑惑——

到底哪兒來的這麼多錢??!




甚至還有人懷疑馬雲在線賣房,

而自己入手了一套超豪華別墅。

也許是因為消費金額顯示的上限只有1000萬,

很多淘寶年齡在10年以上的朋友們,

都是1000萬。

這說明,他們真正花的,遠比這還要多。




然而網上消費千萬的這十年,

在現實中,他們有的卻還是沒車沒房。

不僅上班要坐地鐵,

而且住的也是「別人家」。

曾經有數據顯示,這屆年輕人的月消費,

基本在2000-3000元;




而購物的方式,

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選擇網絡購物。

這讓本身就愛買「大件」的年輕人,

花起錢來更沒數了。



明明是從自己卡中支出的真金白銀,

實際感覺卻好像是花了別人的錢一樣爽。

要不是網絡消費有記憶,

永遠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是百萬甚至千萬富翁。

不愧都是管馬雲叫「爸爸」的孩子們。




昨天查完人生成就之後,

我就關掉了淘寶打開了微博反省自己——

錢到底去哪兒了?

直到我看到這個熱搜:

「買過最後悔的衣服」。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人家穿上拍寫真,而我穿上去當服務員」:




「是衣服不對,還是我不對?」




拉開拉鏈便可飛翔:




也不知道看了哪部民國戲,被下蠱了:




……

現代年輕人都有一個「毛病」:

差不多得了。

如果收到的東西是因為自己感官上的不滿意,

就會「算了,不退了,太麻煩」。

結果不僅白白花錢,還占地方。



如果是因為自己身材問題,

那就正好留下作為動力——

轉身就去辦了一張健身卡,

幻想著自己瘦了之後衣服上身的美麗樣子。

然而現實卻是三天之後,

衣服被搭在椅子背上,健身卡已經不知去了何處。

但這一切卻並不影響90後們的消費觀——

只要是自己親手花出去的錢,

哪怕收穫不滿意,也要裝作幸福的樣子;

哪怕已經花了很多冤枉錢,

但依然不影響繼續把錢「送」給別人。




而且相對於70、80後,

90後的「恩格爾係數」也普遍更高。

有什麼煩惱是不能用一杯奶茶解決的呢?

如果有,那就吃頓好的。

再不行,就買只口紅、充個幾百塊錢的遊戲幣獎勵自己。




甚至偶爾還會報復性消費。

朋友有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學妹,

原生家庭的條件並不是很好——

在她大學畢業之前還有些外債。

大學四年,這個姑娘除了上課就是做兼職,好不容易還完了。

畢業之後去了上海,周圍一切都變得光鮮亮麗起來。




可仿佛所有事物在誘引著她花錢——

小時候想要的玩具,發了薪水之後成套地買給自己;

最新款口紅首發的時候,最愛的色號沒搶到,

就索性找代購把全套都買了,

可最後卻還是只用那最愛的一支。

看似大手大腳地花錢,

可這讓她在上海的生活變得拘謹。

每到要交房租的時候就連吃一個月的泡麵、餅乾。

但她說:

「如果生活本身不快樂,那就花錢買快樂。

只是不買不知道,一買就到了月底嚇一跳。」







最近其實有收到讀者的苦惱——

因為上個月花錢太不節制,

以至於這個月還錢實在困難。

原來從不失眠的一個人,

現在只要想到要還錢了,

就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

淘寶的人生成就終究不會折現。

花錢的時候有多爽,

還錢時就有多痛苦。

這個道理沒人不懂,

但就是花著花著就超支。




我有一個朋友,平日在家裡工作,

公司有事再去開會。

因為天氣太熱而且路程較遠——

坐公交車加地鐵,單程大概要近兩個小時。

於是她偶爾去公司的時候,就搭順風車。

也是因為上上個月她的其他姐妹都回來了,

所以增加了出門玩的次數,

以至於花唄8000元的額度,

一不小心全部都被她用光了。

然而她月薪剛過萬,

每個月的房租3500元,

還要給爸媽按時打錢。

和很多人一樣,月初的她(你):




月末的她(你:




於是這個月剛發工資,她就給自己規定:

本月吃喝玩樂加購物,還包括去公司的打車錢,

所有消費加起來一定不能超過1000元。

結果到今天為止,已經花了5000多。

光是她在淘寶最喜歡的店上新,

就一下花出去2000塊。

道理誰都懂,就像都知道少吃多運動,

只是做起來的時候,就恰恰相反了。

只不過這過度的消費滿足,

讓她在兼職上更努了一把力——

接稿子接到手軟,播音主持出身的她,

還利用周末的時候跑幾個場子。

賺些外快來貼補自己為了買爽感捅下的窟窿。




不花錢永遠不知道自己有過這麼多錢,

更不知道自己竟然能賺到這麼多錢。

還錢何嘗不是一種動力?

這樣看來,

是不是覺得自己也挺優秀?

一定要給「在看」的自己獎勵一下~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

要記得分享這篇文章表揚她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