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團隊鍾一,無授權禁轉!
因他率領的第40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獲得首勝,彭老總譽為「入朝作戰第一槍」,而毛主席也欣然將1950年10月25日這一天定為志願軍出國紀念日。他便是我國志願軍的十大虎將和十位王牌軍長之一的開國中將溫玉成。
在1950年10月19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拿下平壤之後,瘋狂地朝中朝邊境推進,企圖在11月23日前占領整個朝鮮。在此唇亡齒寒的緊急關頭,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決策,派出志願軍和朝鮮軍民一道抵抗侵略者。
(入朝作戰)
就在這一天,溫玉成率領40軍,下轄第118師、第119師、第120師,從安東出發,成為首批跨國鴨綠江的志願軍部隊。按照彭老總的原計劃,志願軍部隊入朝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寧遠一帶建立防禦戰線,打到阻擊敵人的目的。等把敵人攔下來之後,再尋找機會進行反攻。
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聯合國軍瘋狂且囂張,一路長驅直入。在溫玉成率領40軍抵達德川、寧遠一帶的時候,美軍也抵達此片區域。同年10月24日,溫玉成接到志願軍司令部的命令,命其派出一個師奔赴大榆洞地帶。
在這天深夜,溫玉成經過大榆洞時,向彭老總作報告:第118師和第120師已經抵達北鎮以東和雲山以北,軍部準備隨同第118師趕往北鎮。彭老總當即指示道:「第40軍是志願軍的先頭部隊,出國打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氣勢,打出威風,打掉敵人的氣焰。如果情況有變,你們要獨立自主,果斷處理,運用一切手段,不失時機地消滅敵軍。」
(溫玉成)
與此同時,聯合國軍的偽6師主力已經占領溫井,很快就要經過豐下洞、兩水洞、北鎮,前往鴨綠江邊的碧潼。溫井地處公路的交匯處,距離北鎮只有短短的17公里。在敵人行進的路上,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川穀地,它的東面是山巒,在這個地方居高臨下,便於發揮火力。
在它的西面是一條20餘米寬的九龍江,而在這條江的西面又是大山。在這東西兩山之間,公路和河流的兩側是稻田。溫玉成覺得這是伏擊敵軍的理想位置,決定在此布下伏兵,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次日早上9點左右,敵軍偽6師離開溫井。兩個小時之後,敵軍進入我方118師354團和獨1師1團以及突擊營組成的埋伏圈中。不一會,敵軍坦克突然停了下來,戰士們以為埋伏暴露了。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敵方的坦克兵們在路邊煮起了狗肉。
(志願軍戰士)
此時敵軍的1個步兵營和炮營還沒有進入埋伏圈,無法徹底消滅敵軍。如果讓敵軍所有部隊聚在一起,我方的火力又很難啃下這塊硬骨頭。鑒於這樣的情況,我軍果斷作出決定:讓敵方的步兵營和炮營先行,由突擊營負責在前面埋伏他們。而354團和獨立1師1團負責留下伏擊吃狗肉的敵軍坦克連。
因為我方剛挖的戰壕新土沒有處理乾淨,被後來居上的敵方步兵營和炮營發現,敵人率先開槍了。我方突擊營立即反擊,戰鬥就此打響。354團和1師1團聽到槍聲,立即攻擊吃狗肉的坦克連。
這一戰我方占了戰略優勢,但敵方具有更強的火力優勢,所以這一仗打得異常激烈和慘烈。
3連3排班長石寶山在連續阻擊了敵人的8次進攻之後,打得彈盡糧絕。在這樣的局面下,他抱著僅剩的爆破筒沖向敵軍,與敵軍同歸於盡。排長劉漢升率領18戰士與敵血拚刺刀,血染沙場。5連的機槍被打壞,彈藥消耗了一大半,但他們仍然堅守陣地,在戰鬥的過程中,因為犧牲,這個連隊連續換了4位連長。
(勝利的喜悅)
在下午3時左右,我方部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一戰共消滅了敵軍1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中隊,斃傷俘總計485人,繳獲了12門火炮和38輛汽車。同天夜晚,我方第118師與第120師一道,拿下了溫井。
第40軍在入朝第一仗的勝利意義非常重大:這場戰役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炮,出現了第一位與敵方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出現了第一位反坦克英雄秦永發,活捉了敵軍第一批俘虜。彭老總曾對此高度評價道:「40軍的首戰,打響了志願軍入朝作戰的第一槍。」
毛主席得知首戰勝利的消息,當即表態:10月25日,應當是志願軍出國紀念日。
在此之後,溫玉成率領40軍先後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以及1953年的反登陸作戰準備工作。他於1953年7月回國,帶回了不可磨滅的戰勛。參考資料:《韓戰》、《抗美援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1sGHHUBLq-Ct6CZ7D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