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偏將軍印章是西漢文物,現藏於重慶市博物館。說到這枚印章的發現,還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結婚當天撿到「漢代 偏將軍金質印章」
1982年臨近年底的一天,天上下著小雨,家住江北的農民劉定權和未婚妻一起去了鎮上,打算辦理結婚手續。走在路上的劉定權滿面愁容,完全看不出新婚的喜悅,因為沒有錢,他還在為即將舉辦的婚禮發愁。
中午吃過飯之後,外面的雨停了,劉定權繼續到生產隊幹活。他被隊長安排挑糞施肥,一起幹活的還有十幾個本村人。一群人邊幹活邊聊天,突然從糞堆里挖出一個圓圓的物體,上面全是淤泥,只有一小部分露出黃色。劉定權也沒有多想,就順手撿了起來,然後繼續挑糞了。
到了晚上,劉定權將這件淤泥包裹的物體洗乾淨後,發現其金光燦燦,下呈方形上面有一個烏龜狀的鈕,底部刻有文字,十分好看。不久,劉定權撿到「寶物」的消息就在村中流傳開來了,大家都說他撿到一隻「金烏龜」。
不顧誘惑義捐國寶
第二天,劉定權的家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說是收廢品的,想要2塊錢買劉定權撿到的金烏龜,被拒絕後這個人表示願意出價1000元購買。
要知道80年代的1000元絕對是一筆巨款,那時候農民一年的收入不過300元。當時劉定權確實缺一筆錢來辦婚禮,但他還是抵擋住了誘惑,將這件寶貝上交給了國家。
重慶市博物館收到這個件文物後非常重視,經過經專家鑑定:「金烏龜」是漢代偏將軍金質印章,此印系龜紐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紐高1.2厘米,邊長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將軍印章」,是一方漢代官印。
上交文物,得到350元錢獎勵
這件金印現在是國寶級文物,是目前重慶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文物之一。當年為了獎勵劉定權的拾金不昧精神,相關機構特意獎勵了他350元錢,他花了50元給生產隊的人買了瓜子和糖吃,剩下的大部分都用來辦了一個婚禮。
2003年,記者再次採訪了劉定權,這時候劉定權家裡的地被開發,辦理了農轉非,在一小企業當臨時工。捐贈文物後,他除了得到350元錢、一張獎狀(已腐爛)以及表彰時的照片等外,再無它物。
據文獻記載,偏將軍系將軍的輔佐,這種官制開始設於春秋時期,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將軍拜授的。偏將軍印沿襲了兩漢官印製度,只有皇族或者高官才有資格用龜紐。目前全國只發現26枚,兩漢金印僅存15枚。
專家稱,在古代憑這枚印章就可以號令千軍萬馬,跟之後朝代的傳國玉璽一樣罕見,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保守估計最少價值1個億。
跟劉定權一樣把文物上交給國家的好人好事還有很多。比如說,前年一個農民挖出7根烏木,拒絕了土豪1200萬元的出價,選擇上交國家:
也有一些引起爭議的,比如,2014年12月,海南文昌市會文鎮挖出一根烏木,隨後政府與發現烏木的村民達成協議,並建議有關部門對村民參照樹幹價值給予一定的現金獎勵。
2014年4月,江西九江武寧縣船灘鄉船灘村發現「一長三短」共4段烏木,當地政府發出公告告知民眾烏木屬國家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私自侵占、破壞,擅自採挖者將依法依規處理。
而更早之前的2012年10月,重慶村民在河道挖出30米烏木賣了19.6萬元被判充公。
不管是文物還是烏木,碰到一樣都是走運了!至於挖出來......還是學學李易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