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雙孢菇栽培,原料準備以及發酵很關鍵,看看老農的做飯

2019-11-15     玥蔚說農業

大家好,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雙孢菇栽培時需要的原料及發酵處理的方法。如果有想栽培雙孢菇的,可以了解一下我下面的文章。

一、雙孢菇栽培需要的原料

雙孢菇是一種典型的腐生真菌,又常被稱為草腐菌。雙孢菇生長發育需要培養料,因為雙孢菇的菌絲體是在培養基中生長的。菇長成後,子實體生長和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培養材料。培養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豐富的營養,因為它是直接影響雙孢菇的產量和品質。為了滿足雙孢菇整個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培養材料的量一定要充足。堆肥培養基的目的是經過高溫發酵分解糞便和草的成分,去除糞便的氣味,殺死害蟲和雜草,並產生適合雙孢菇生長並具有良性狀的培養基。雙孢菇子實體的形成和發育,培養材料的碳氮比比其他菇更嚴格,並且成分中的碳氮比不適合獲得所需的產量。

雙孢菇栽培基料中,主料占總重量的90%~95%,它是雙孢菇生長發育的主要營養來源。儘管賦形劑僅占培養基的5%~10%,但它可以補充培養液中的營養成分,調節碳氮比和pH值。改善培養基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並增強砧木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並提高砧木的發酵質量。

(1)主料:雙孢菇培養料的主料是雞糞、牛糞和稻雞糞、牛糞:含有豐富的碳素和礦物質,是雙孢菇生稻草、麥秸:含有豐富的碳素。它是雙孢菇生長所需的主要碳源。小麥秸稈需要新鮮,無霉變,牢固的質地和彈性。使用因高溫或霉變變質的草無法獲得高產,優質的雙孢菇。新鮮草的碳含量為47%至48%。

(2)輔料:雙孢菇的生長需要更多的礦質元素,例如鈣,磷,鉀和硫。因此,要有適量的石膏,石灰,過磷酸鹽,灰分,硫酸銨等添加到培養材料中。

過磷酸鈣。堆肥中含有15%~20%的磷酸,過磷酸鈣的添加可以補充磷和鈣的缺乏,促進微生物的分解,促進堆肥的發酵,並與庫存中過量的游離銨結合。氨化過磷酸鹽的形成可防止銨氮在培養材料中逸出。過磷酸鈣是一種緩衝物質,有改變培養物特性的作用。磷對於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通常,過磷酸鹽的量為1%至2%,通常在第二輪中添加一次。

熟石灰。除了調節pH和鈣外,鈣還用於降解培養材料中的農藥殘留。另外,石灰還可以當作消毒劑,殺菌劑和防潮劑。

石膏。它可以直接補充雙孢蘑菇生長所需的硫和鈣養分。儘管它不包含氮,磷和鉀,但它可以固定氣態氮形成氮,可以降低培養基中氮的損失並加速培養基中有機物的分解。在培養基中添加石膏可以使草料脫脂並軟化,防止頭髮中的腐殖質凝結成顆粒狀結構,使結合的物質疏鬆,幫助氨氣揮發,提高培養基的透氣性,以及促進微生物生長活動。提高保水能力和培養材料的肥力。石膏可以中和由雙孢蘑菇的菌絲產生的草酸,通常在2%至5%的範圍內,草酸是在首次翻轉時添加的。

尿素。通常用於補充培養料中的氨素。

2、雙孢菇栽培料發酵處理的方法

(1)預濕和堆積:直接用水將小麥秸稈預濕,保持約2天,完全浸透。秸稈,玉米秸稈,玉米芯等也同樣處理,可以在發酵前2-4小時將棉籽殼和芽孢桿菌與水混合。除三維精素之外,全部原料和輔料都經過發酵,上面是草料,下面是牛糞(雞糞等)和輔料相互堆疊。通常,牛糞應該留在堆里。不要將它們全部放入材料中。牛糞應堆放在堆的頂部,以防止下雨。

(2)一次發酵:從堆積那天開始算,它們將每6天,5天,4天,3天和2天交出一次。目的是使側面材料,底部材料和頂部材料均勻混合。翻轉後的低溫基礎材料處於發酵區的高溫(即有氧發酵區),該溫度已充分發酵,從而改變了其理化特性並提供了營養。有效分解和改造。

(3)二次發酵:戶外發酵大約需要15天才能進入棚內,所有基礎材料都被堆成大堆,並且所有通風孔,門,窗等都被關閉,從而自然地加熱了基礎材料。 2天後,可將蒸汽引入地面附近的棚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從溫室的四個角引入蒸汽,從而使棚的溫度和物料的溫度同步上升。自燃蒸汽時,請嘗試使用小型蒸汽鍋爐,或連接多個油桶。注水後,火會燃燒,並且會產生大量蒸汽。將其通過管道輸送到棚子中,使物料溫度和棚子溫度達到56~60。並保持約7小時。

(4)然後停止加熱,使棚內的溫度緩慢自然地降低。當棚的溫度下降到約50°C時,繼續加熱,並引入適量的蒸汽以保持5天的溫度。在此期間,每天中午應通風一次,注意增加通風量,以防止溫度明顯下降。通常,可以在6天後除去蒸汽源,並冷卻通風設備。當物料溫度降至28°C以下時,即可進行種植。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大家看了對栽培雙孢菇時需要的原料,發酵要怎麼處理應該都掌握了。也希望大家關注我,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三農種植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q_EcG4BMH2_cNUgB8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