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錄節目發現領口太大,被男嘉賓圍著時,她的救場方式不得不服

2020-07-21   兒科醫生鮑秀蘭

原標題:李沁錄節目發現領口太大,被男嘉賓圍著時,她的救場方式不得不服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見不同的事情,面對不同的事情每個孩子也有著不同的應變方式。有些孩子的應變能力很強,可以在無形之中冷靜地面對任何問題,但是有些孩子就不行。每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所以當他們面臨問題的時候,做出來的選擇也各不相同。

大家應該對《奔跑吧》這個節目特別熟悉,這個節目在中國確實挺火的。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節目組邀請到了聶遠,韓東君,王嘉爾,李沁這四個明星嘉賓。其中除過李沁之外,其他人都是老熟人了。他們來到節目中就像是回家一樣,只有李沁看起來略微有點害羞。其實大家都應該知道李沁很少參加綜藝節目,而且在之前錄製《王牌》節目中,李沁也一直融入不進大家的話題。不過這一次還算幸運,有郭麒麟這個熟人在旁邊照應著,李沁就顯得自在多了。

在遊戲環節,李沁也十分積極,尤其是在撕名牌環節的時候,場上就只剩下他與郭麒麟兩位橙隊的隊員了,其他人在想著辦法如何撕掉李沁的名牌。在撕名牌的過程中,可能是因為用力太大,導致李沁的內襯短袖有點變形了,而領口也越來越大。當時李沁也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她將自己的衣服儘量的往後拉,這就使得從前面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問題。當遊戲結束,大家一起要聽一段沙溢的錄音,大家都圍在一塊兒,而李沁被男嘉賓圍著的時候,她的救場方式真的折服了大家。

當時李沁旁邊有很多男嘉賓,雖然說他們的注意力並不一定在李沁的領口旁邊,但是不管怎麼說身為名女明星畢竟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的。而李沁的救場方式也是特別機智,她並沒有直接用手捂著自己的胸口,而是在聽錄音的時候選擇將自己的手放在胸前,然後下巴抵在手上,看起來就像是思考問題的模樣,其實她只不過是為了遮住自己的領口以防暴露。就在聽完錄音之後,她的手也沒有取開,可以看出她真的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子。雖然說這種事情每個人遇到了都很尷尬,但是李沁的處理方式卻可以完美地化解尷尬,真的是很厲害。

應變能力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經過大量思考之後所做出來的決策。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有一個良好的應變能力,那麼他們就能夠審時度勢,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出最適合變化的選擇。那麼父母們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呢?

1.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要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那麼把孩子一直放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是遠遠不夠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有挑戰的活動,因為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實踐的機會,也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在鍛鍊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同時應變能力也就會更強。當然,在一些時刻,家長也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長久堅持下去,父母就會發現自家的孩子的應變能力正在逐漸的提高。

2.幫助孩子建立「到達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觀念

條條大路通羅馬,也許做不一樣的事情,但是最終會獲得同樣的成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父母不應該讓孩子成為一個死板的人。按部就班的生活只會埋沒孩子的靈活性,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條條大路通羅馬」觀念。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面對一些問題,或者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告訴孩子,還有新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儘可能地讓孩子多想一些辦法,自主地去解決問題。

3.鼓勵孩子思考,不要讓孩子陷入慣性思維

每個人做事情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父母一定要記住,不要把解決方法直接告訴孩子,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多多思考,讓孩子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方式。父母可以多向孩子提問一些問題,從而達到刺激孩子思考的目的。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但是,如果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直接著手解決,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孩子對父母充滿依賴,而無法自己解決更多的問題。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思維已經定性,但是孩子還沒有,所以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要讓孩子的思維發散起來,讓孩子用自己的思想去解決問題,這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

4.讓孩子自主承擔責任

責任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當然每個人也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所以在孩子慢慢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必須讓孩子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同時要讓孩子變得自立於自主,只有那些自立而且具有獨立意識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才會走得更遠。父母要鍛鍊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這不僅僅能夠讓孩子學會處理一些問題,同時還能夠讓孩子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見或多或少的棘手的問題,有些孩子總是想著依靠父母或者死板地去解決問題,而有些孩子則會在通過思考之後,找到一條更完美的解決方式。孩子能不能做到更好,就在於父母能不能教育孩子做到更好。所以父母一定要謹記上面幾點,努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應變能力高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