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古木雙鷹圖
【年代】清
【作者】朱耷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材質】絹本
【尺寸】187.3cm x 90.2cm
《古木雙鷹圖》 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出自清代朱耷之手,號八大山人。雙鷹是其晚期常見的繪畫題材。作為畫面主體的雙鷹憩息於盤石之上,一瑟索凝佇,一神情如鑄,外形與神情均十分到位,筆墨造型上幾乎無懈可擊。不過與先賢林良有所不同的是,畫家似乎並不僅僅著意於對禽鳥狀貌的真實再現,作為畫家筆下的一個藝術符號,它們更多傳達的是孤傲荒寒的心靈感悟。畫面背景古木寒槎,虯干疏枝,樹身用勁筆復筆,益見滄桑枯寂之感。下方盤石內方外圓,危如累卵,益增險仄之勢。
此幅《古木雙鷹圖》中八大山人畫」的「畫」字,此時已經改為「寫」字,這是畫家後期典型的寫法,而雙鷹也是晚期常見的繪畫題材。
作為畫面主體的雙鷹憩息於盤石之上,一瑟索凝佇,一神情如鑄,外形與神情均十分到位,筆墨造型上幾乎無懈可擊。不過與先賢林良有所不同的是,畫家似乎並不僅僅著意於對禽鳥狀貌的真實再現,作為畫家筆下的一個藝術符號,它們更多傳達的是孤傲荒寒的心靈感悟。
畫面背景古木寒槎,虯干疏枝,樹身用勁筆復筆,益見滄桑枯寂之感。下方盤石內方外圓,危如累卵,益增險仄之勢。
畫家藉助古木、怪石這些元代大師們常繪的主題,輔以靜默凝重的禽鳥,暗示出生命的枯涸風蝕,苛刻寂寥,筆墨極簡而意境豐滿,元氣充溢,體現了凝重、冷峻、朗潤、含蓄、靜謐的藝術特徵。
清 朱耷《古木雙鷹圖》
作者簡介:
朱耷(約1626年—約1705年),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 、入屋、驢屋等,入清後改名道朗, 字良月,號破雲樵者。漢族,南昌(今屬江西)人 。明末清初畫家,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想了解更多中國書畫的作品,敬請在VX中搜索公眾號:宗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