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90」後小伙「逆行」400公里援建雷神山

2020-04-05     荊州新聞網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台 時間:2020-04-05 17:03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彭軍 通訊員程江濤)疫情面前,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共同組成了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的新堡壘,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在這背後,上萬名中國建築工人與疫情競速,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松滋市沙道觀鎮豆花湖村90後小伙蘇鍾雄不懼艱險,「逆行」400公里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正是上萬名優秀中國建築工人的縮影。

25歲的蘇鍾雄是松滋市沙道觀鎮豆花湖村人,1月27號下午,正在老家過春節的他接到公司微信,號召武漢周邊的給排水技術人員自願報名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沒有一絲猶豫,蘇鍾雄立馬答應下來,連夜整理行囊,第二天一大早便踏上了去武漢的路程。

因為疫情,道路嚴格管控,豆花湖村不允許村民出入,蘇鍾雄將援建雷神山醫院的事情告訴了村支書周俊。周俊安排車輛聯繫各級政府,把他送到了高速路口。

從松滋老家到武漢有近400公里,一路上,曾經繁忙的高速公路冷清了,昔日喧囂的城市街區安靜了,蘇鍾雄頓時心生感慨。

客車一路疾馳,天黑前,蘇鍾雄和十幾位同事終於到達「雷神山」工地現場,放下行李便迅速投入到熟悉場地和施工圖紙的對接中。

蘇鍾雄負責「雷神山」整個工地一半區域的給排水和暖通安裝。和普通建築不同,「雷神山」的患者病房均是「負壓力房」,也就是只能外面的新鮮空氣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污染過的空氣不能泄漏出去,而是通過專門的管道及時收集到固定地方,再經特殊處理後排放。

按照這一要求,管道的嚴密性異常重要。普通的建築通風系統通常使用鐵皮風管,經打膠、鉚釘即可完成,「雷神山」現場用的是PVC風管,為了保證管道的嚴密性,蘇鍾雄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將PVC風管按照從病房到走廊再到屋頂主風管的走向,加工成一段一段,然後通過方形閥轉接圓形閥拼接起來,再經多層打膠纏繞,最後完成安裝,複雜程度比常規翻了一倍多。

工地在高速運轉,一天睡四五個小時成了奢侈,蘇鍾雄大多時候每天只能睡一到兩小時,有時困急了,在工地現場眯一小會兒,就又繼續投入「戰鬥」。

拼搏的中國工人,終於跑贏了時間。2月8號,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這是繼火神山醫院之後,武漢新建的第二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醫院十餘個晝夜拔地而起,「火雷速度」讓世界驚嘆。3月22號,蘇鍾雄經過核酸檢測,各項身體指標正常,於當晚回到老家松滋,目前正在家中自我「隔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cOsSXEBiuFnsJQVD0SB.html




















37645,加油!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