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下,南通市港閘區文俊村社區眾志成城、齊心抗疫。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牽動著全村社區的心,文俊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向社區的居民們發布了抗擊疫情志願者招募令,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志願力量。
老驥伏櫪,擔使命
「鍾南山都84歲了還堅持在一線控制疫情,我才68歲,我怕啥?」他叫陳獻泉,是一名退休醫生,更是一名老黨員,疫情當前,他又主動站了出來,給村社區馬書記打電話,他說:「只要組織需要我,我隨叫隨到!」陳獻泉老人帶著《給社區居民的一封信》把社區走了個遍,還用南通方言錄了視頻給老人們講解防疫知識,他既是宣傳員又是監督員,遇上誰家聚會打牌的,他作為志願者總要上門說上幾句。陳獻泉人主動又熱心,雖然身體不太好,但是仍然阻擋不住他一顆熱誠的心,他總是衝到一線,給省外回通的居家隔離人員進行測量體溫。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年事漸高的陳獻泉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一件件不平凡的事跡譜寫了一曲社區老黨員的讚歌。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餘熱,更為年輕黨員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奉獻如歌,頌愛心
「小倪姐,我看到你發的志願者倡議書,我想問問怎麼報名,我想參加。」「我年紀輕,志願者我能幹。」「我想捐口罩,沒買到多少,就700個。」文俊村社區一名青年大學生燕子,新聞上關於新型肺炎疫情的報道牽動著她的心,她將自己購買的700個口罩主動捐給社區慈善救助站,用來幫助社區里家庭困難又買不到口罩的孤寡老人。在看到《號召江蘇省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後,她主動向社區報名要求成為一名志願者,她與社區一線的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疫情的宣傳和排查工作。
防控一線的青年志願者不止燕子一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挺身而出,成為社區里一線的的「逆行者」。社區29組的陶小龍說:「退役軍人聽從組織召喚,社區如果需要車輛出行,我免費提供服務,志願服務算我一個。」,邵翔緊跟其後說道:「也算我一個!」關鍵時候最考驗人,社區有志氣有文化有衝勁的年輕人主動請戰,在疫情一線唱出了一首首青春的讚歌。
志願同行,傳真情
「還好有我吧,不然我看你一個人怎麼掛的上八條橫幅。」說著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嘴角露出求表揚的笑意。「起初只是心疼她的重感冒,就跟著來了,看看重活兒累活兒能幫上什麼忙,反正我在家也是待著。後來做著就做習慣了,一天不來還不得勁。」小倪的家屬小顧,大年初一到初九,一天也沒落下,天天到村裡幫忙,社會宣傳也有他,排查入戶也有他。跟居民們倒也能聊得火熱,儼然一個村幹部模樣。那邊菲菲的家屬也連忙點頭:「我們作為家屬能最能體諒基層的辛苦,她們幾個女孩子從早忙到晚,整天就吃泡麵,完全顧不上自己形象,怎麼叫人不心疼。咱們身強力壯的,能幹點什麼就干點什麼,在家看著疫情干著急,不如來社區里志願服務,也算是為社會做貢獻。」
社區一共3400多人口,轄區企業近200家,在疫情期間又臨危受命接管了兩個新的小區,這一下就足足添了1400來戶,疫情防控到了關鍵階段,一個村社區九個村幹部,就有六個女同志,這時候,村社區的男家屬們都自發的成為了志願者,有的在前線衝鋒陷陣,有的在後方有力保障,給了社區最強應援。沒有小家哪裡來的大家,村社區的家屬們舍小家為大家,在新型肺炎戰「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文俊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幸福之花」志願者們,主動作為,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跟隨網格員,入網入格入戶,對恆大御瀾庭、遠創樾府、未拆遷的村組以及沿街店鋪、園區企業,出租房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們同心戰「疫」,共築轄區防控堡壘。社區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故事,他們用一點一點的愛心,溫暖了這個寒冬。(記者 劉慕嫻 通訊員 倪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YPyLXABjYh_GJGV5Y7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