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深圳發布《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深圳師生數量
建市時,深圳全市僅有小學226所,學生4.5萬人,教職工1812人;普通中學共24所,學生1.3萬人,教職工877人。
到了2019年6月,深圳全市已有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2551所,在校生220.92萬人,教職工20.72萬人。
尤其是近些年來,深圳不遺餘力擴大學位供給。
2013-2018年,全市財政教育投入累計2675億元,年均投入446億元,生均撥款標準居全國前列。
深圳中小學學位大幅增加
「十三五」期間,全市規劃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85所,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23.8萬個以上,較之前建成學位增加50%以上。
目前,深圳基礎教育規模已達210萬人,居四個一線城市前列,其中65%為非戶籍生,在校生增長比例、非戶籍生比例均為全國最高。
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規模急劇擴大的同時,深圳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居全國前列,優勢明顯。
近三年高考優先投檔率(原一本上線率)、本科上線率穩居全省前列,並呈平穩上升態勢。
亮點多多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意見》中都有哪些備受關注的亮點。
提高公辦幼兒園、普惠園比例
到2020年,每個有條件的社區原則上至少有1-2所公辦幼兒園;
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
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
在義務教育方面,到2022年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公辦學位增幅達25%。
各區以轄區內實際居住人口為基數提前六年預判學位需求,提前三年規劃學位建設,提前一年落實學位供給。
新建住宅小區(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項目)配套學校同步規劃、先期建設、獨立竣工驗收。
切實保障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建設「高中城」,新增學位6萬個
加快編制深圳市高中布局和建設規劃。
探索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新模式,充分激發各區舉辦高中教育積極性。
通過現有高中挖潛、新改擴建和重點建設「高中城」等多渠道推進高中學校建設;
到2022年,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增幅超過60%。
適度加大職高學位供給。
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小規模、高質量精品高中。
建設優質特色高中
「十四五」期間,打造國內領先的卓越高中、特色高中、民辦品牌高中各10所。
在招生、師資等方面支持新建高中高起點建設人文、科技、藝體等特色高中。
高起點建設一批高等院校
支持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標準建設好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高校,加強與境內外一流高校合作辦學。
打造世界一流職業教育高地
支持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申報國家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努力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
努力將深圳技師學院、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建成全國示範高等技工院校,努力按程序將深圳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
每區至少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加快推進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
原則上到2020年每個區至少建成一所獨立設置的義務教育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
推動民辦教育優質特色發展
實施民辦學校質量提升工程,設立民辦學校辦學效益獎。穩步推進民辦學校營利和非營利分類管理和扶持。
完善捐資辦學激勵制度,鼓勵捐資舉辦高水平非營利民辦學校。
鼓勵社會力量新建優質民辦學校。
大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樹立良好師德師風。加大教育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
探索教師管理新機制。
切實提升教師薪酬待遇。
切實解決好教師住房問題,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熱點問答
目前,深圳公辦幼兒園占比不高,離省里的相關規定還有不少距離。
市民對幼兒園學位尤其是優質公辦園的需求尤為強烈,未來幾年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答: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從我市學前教育實際出發,我們以調整優化辦園結構為重點任務,以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全面提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辦學品質為主要舉措。
各區政府通過統籌規劃新建幼兒園、轉型有條件的民辦園、租賃和改造園舍、回收回購等多種方式,以集團化辦學為依託,多途徑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
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新增公辦園80所,較去年同期增長117.6%。到2020年,每個有條件的社區原則上至少有1-2所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政策體系,優化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障公辦園健康發展。
加強師資隊伍引才選才力度,建立公辦園教職工薪酬保障體系,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在深從事學前教育。擴大市屬高職院校招生規模,實施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計劃,提高教師學歷水平。
今年中招過後,有關公辦普高錄取率下降的消息引起了市民廣泛關注。
此外,近幾年,在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方面,各區(新區)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學位供給壓力。
深圳公辦學位建設存在什麼困難?
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及高中學位建設方面,未來幾年有何舉措?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辦中小學學位建設,每年都將學位建設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和重點工程強力推進,近年來全市公辦中小學學位供給顯著攀升:2016到2018年全市完成106所公辦中小學新改擴建,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14.33萬,3年建成公辦中小學學位數超出「十二五」五年建設總量,建成學位的70%位於原特區外,有效地優化了學校布局結構,促進特區公共服務一體化。2019年我市中小學學位建設進一步提速,截至9月秋季學期開學全市已完成新改擴建中小學校共27所,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5萬個。
但面對我市人口持續增長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新態勢,我市公辦中小學學位仍然較為緊張。
同時,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門檻在幾個超一線城市中是最低的,只要符合「兩個滿1年」條件,即父母雙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經濟特區居住證,且在深圳居住滿1年、連續參加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滿1年,其子女就可以申請參加積分入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市義務教育學位供需情況基本平衡,但在一些區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區各部門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大公辦中小學學位建設力度。
一是加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強化各區義務教育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公辦學校建設,到2022年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各區以轄區內實際居住人口為基數提前六年預判學位需求,提前三年規劃學位建設,提前一年落實學位供給。新建住宅小區(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項目)配套學校同步規劃、先期建設、獨立竣工驗收。
二是加快高中建設統籌規劃。加快編制我市高中布局和建設規劃。探索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新模式,充分激發各區舉辦高中教育積極性。通過現有高中挖潛、新改擴建和重點建設「高中城」等多渠道推進高中學校建設,到2022年,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增幅超過60%。適度加大職高學位供給。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小規模、高質量精品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