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朴,大雜燴的優秀生鮮品牌

2020-09-18     零售老闆內參

原標題:朴朴,大雜燴的優秀生鮮品牌

前置倉並不是偽命題?

作者 | 趙小米

前置倉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甚至不是一個公認可行的生鮮零售模式。但無論如何,行業玩家都在擴張圈地。

除了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把一線城市當作大本營,向其他二三線城市擴張的玩家外,還有起家於福建福州,從低線打高線的朴朴超市。雖然其全國門店數量不到200家,卻已經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

朴朴超市成立於2016年,在基本占領福州市場後,又開至廈門、深圳等地。近日,據第三隻眼看零售報道,朴朴超市將於2021年春節左右正式進軍武漢。

朴朴超市的擴張打法為,對所選城市進行網格狀覆蓋式開倉,從而將其徹底打透。同時,其通過自有配送實現「30分鐘」達提高用戶體驗。

與其他生鮮平台更不同的是,朴朴超市的品類覆蓋更廣,除了大食品類、日用品等有美妝、母嬰、鮮花、寵物、文具等沃爾瑪、家樂福中才會有的品類。

通過這些打法,朴朴超市可實現在福州市,單倉日均3500單,客單價60元的營業數據。這是否可以說明,前置倉並不是偽命題?

前置倉是否能跑通

提到朴朴超市,首先會被討論的必然是其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模式自誕生起便屢屢被質疑,具有代表性的言論有侯毅在親自嘗試了前置倉模式後發表的「前置倉是偽命題」等說法。

但朴朴超市作為base福建福州的一家區域性企業,全國門店數尚未達到200家,卻在2019年底,這個生鮮狂熱期已過,疫情加成未至的時間拿到了一億美元的B輪融資。這個金額對於剛成立三年的朴朴超市來說,算是資本對於其商業模式的初步肯定。

前置倉模式的根本問題在於,它並不是一個基於先進的買菜渠道進化而成的場景,而是在一個更差的生鮮購物渠道中心大倉B2C生鮮電商的基礎之上,勉強改進而誕生的產物。

比起初代生鮮電商,需要提前一天下單,再由快遞員從幾百公里外的大倉中點對點配送到家,前置倉解決了配送時間與運輸成本兩個問題。但是其與盒馬等生鮮門店比起來較低的客單價、與菜市場比起來較高的成本以及均高於二者的損耗率,都是未能改進的模式上的缺陷。

所以前置倉必然不可能取代仍為生鮮最大渠道的菜市場,在高客單價的精品生鮮與特有商品上也無法與盒馬等門店相提並論。但如果不把那麼大的野心放在前置倉身上,僅僅將其看作某種小而美的購物方式,會發現前置倉模式其實是有盈利空間的。

粗略估計一下前置倉模式能跑起來的條件。以叮咚買菜董事長梁昌霖提供的數據為例,叮咚買菜如果單個前置倉能一天訂單達1000單,客單價60元,那麼可以實現單倉盈利。

所以,按照理想狀態,叮咚買菜在上海擁有250多個前置倉,按照每天每倉營收6萬元計算,在上海一年的銷售額可達54億元,且可以實現盈利。

再來看朴朴超市的數據,據第三隻眼看零售報道,朴朴超市在福州的每個前置倉日均訂單量為3500單,客單價為60多元,49個前置倉一年的銷售總額可超過36億元。

不難看出,在福州這個人口為上海的四分之一,僅有700多萬人的城市中,朴朴超市的營收水平並不低。當然,這是朴朴超市對福州進行網格狀覆蓋式開店,實現全市覆蓋,從而實現的接近營收天花板的結果。

這說明,對於前置倉模式來講,只要對所在城市進行徹底的打通,即使在低線城市也可以活的很好。

這就是朴朴超市採取的擴張方式,在福州、廈門等地開倉後,朴朴在深圳、廣州等地也進行這種網格覆蓋式擴張。目前深圳倉的數量已經超過50個,並根據其官網招聘信息可知,深圳區域還在不斷增加開倉數量。

據第三隻眼看零售報道,朴朴超市將在2021年春節前後正式進入武漢,並將在武漢開出一百多家倉。

不只是生鮮平台

根據以上論點,之所以朴朴超市模式較為健康,除了其選用打透選定城市的方法之外,另一個核心關鍵即為其亮眼的訂單量以及背後的滲透率。

要知道,朴朴超市並沒有王牌品類,這意味著它並不是以某一特有品類吸引顧客,如錢大媽的黑豬肉,盒馬的海鮮,消費者不在我這裡買就買不到。那麼朴朴超市是如何吸引用戶,做到這樣的訂單量與滲透率呢?

福州雖然不算一線城市,但這裡的零售業態競爭很熱鬧。除了朴朴超市,這裡曾有今年4月正式撤退的盒馬,同時這裡也是永輝的大本營。

與其他到家服務相比,朴朴超市著重於在配送方面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其配送人員均為自有團隊,並首個提出30分鐘達,將一般到家配的1小時縮短了一半。

這種對配送時間有明確約定的方式,看起來作用不大,但實際上消費者心理上會有更踏實感與信任感。就像西貝莜麵村會在點單後在桌子上放置沙漏,承諾多長時間內上菜一樣。

半小時以內,通常為20分鐘的配送時長,在消費者心裡的評價為非常快,和45分鐘左右的等待時間,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能實現半小時達,首先還是依託於網格式覆蓋,密集開店;其次,便是朴朴超市通過優化自有配送團隊的配送流程與環節。

除了優化在配送方面的用戶體驗,在商品方面,朴朴超市也與常規的生鮮平台不同。於其說是生鮮平台,不如說正如其名,說是一家超市更為準確。

朴朴超市中不僅有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糧油調味、熟食冰品、包裝食品等吃方面的商品,以及鍋碗瓢盆、日用品等每日優鮮、盒馬上也有的品類,還有美妝、母嬰、鮮花、寵物、文具等沃爾瑪、家樂福中才會有的品類。

這麼看起來,朴朴超市做的生意以往其實是美團與餓了麼在做,比如當你突然需要買一隻馬克筆或者印泥的時候,會直接打開外賣軟體搜索,而這些商品朴朴超市都有。

但外賣軟體上的專賣店鋪商品品類比較單一,無法滿足用戶的一站式購物需求;沃爾瑪家樂福等品類齊全的大型商超,滲透率與覆蓋率又不及朴朴超市。

這樣,朴朴超市通過生鮮等高頻次商品獲客,再通過優惠券等方式將用戶訂單引流至客單價高的品類上,比如買了菜之後會送美妝、母嬰券;其後再讓用戶習慣在這裡進行一站式購物,從而實現高復購率與高訂單數。

朴朴超市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同樣的,在低線城市可行的打法,擴張至其他一線城市中不一定吃香。這種模式是否能在全國跑通,需要看深圳、廣州等地的結果。

【看熱點】

【看熱點】 中國女性「衛生巾貧窮」沒那麼嚴重

【看熱點】 比拼多多還下沉的電商生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EdBpHQBLq-Ct6CZqd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