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焊接切割遇上油桶……

2020-08-31     魚泡焊工

原標題:當焊接切割遇上油桶……

在生產和生活中,

焊接與切割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

但是小安提醒

切割、焊接屬於特種作業,

其危險性極高

一不小心就會對自己或他人的

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來看這起事故

一工人在用工具切割報廢油桶時,

油桶突然發生爆炸,

左腿直接炸飛……

據工人回憶:切割點上已經變成鐵紅色的時候,突然傳出一聲巨響,然後感覺左腳一陣劇痛,感覺有什麼東西飛了出去……

醫院CT影像

看著都痛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好奇

油桶既然都報廢了,

為什麼還會有爆炸事件發生呢?

這裡為大家揭秘一下

廢油桶屬於危險廢物,不能隨便焊割

因為油桶中殘餘的易燃物體會蒸發,混合空氣後成為混合易燃易爆氣體,如果氣體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後,用切割機切割會產生明火,從而發生爆炸。

即使是空放了很長時間的廢油桶,在進行高溫切割時,仍可能發生爆炸。

那怎麼操作才是正確的?

在切割此類危險品時,應先將蓋子打開,仔細清理裡面的物質,最好沖洗乾淨後並通風半個月。

國家勞動部門在《電焊工的操作培訓規程》中明文規定:盛裝過油料的容器,在動火前,必須進行浸泡、清洗、吹噴等措施,待容器內所含的易燃易爆氣體經儀器檢測,降到安全係數後,方可動火。

還有哪些容器不可隨意焊割?

盛裝過易燃、易爆氣體(固體)的容器,未經用鹼水等徹底清洗和處理消除火災爆炸危險的,不能焊割。

對盛裝過汽油、煤油、柴油、燒鹼、硫磺、甲苯、酒精等易燃物質的容器,要動火焊補前,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先將設備的放散管、人孔、清掃孔等一切孔蓋都打開,再把設備內部的可燃及有毒的介質徹底置換出來。在置換過程中,要不斷取樣分析,直到可燃有毒物質的含量符合安全要求為止。

所以說

廢油桶(罐、瓶)

若自行隨意對其進行切割

只有爆炸在等你了!

來看看這些動圖

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短短几秒

油桶在面前突然爆炸

工人瞬間被炸飛倒地

根本來不及逃走……

男子切割油桶,

砰的一聲悲劇了

油桶直接炸飛上天,

工人可能凶多吉少了……

幸好油桶是橫放的,

如果豎放,

後果不敢想像……

油桶突然冒火,

工人根本來不及躲閃,

切著切著突然就炸了

這人恐怕……

違規操作=送命!

千萬不要往「火坑」里跳!

焊割安全怎麼實現?

「十不割」請牢記!

1

無特種作業操作證,不焊割

焊工必須持證上崗

無證者不准進行焊、割作業

2

雨天、露天作業無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

雨天容易造成腳下濕滑

發生滑倒或墜落

同時雨天人體電阻較小,易觸電

3

裝過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容器,未進行徹底清洗、未進行可燃濃度檢測,不焊割

容器內部可能產生有毒氣體和有害氣體

未經清洗處理就實施焊接作業

可能導致中毒或者火災事故

4

在容器內工作無12伏低壓照明和通風不良,不焊割

當照明不足時

容易發生誤操作或其他安全隱患

焊接過程中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和煙塵

在通風不良情況下容易發生中毒事故

5

設備內無斷電,設備未卸壓,不焊割

設備未斷電就進行焊接

會發生觸電事故

壓力容器未泄壓就進行焊接

容易發生氣體或液體噴出

6

作業區周圍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乾淨,不焊割

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乾淨

容易被火星引燃

7

焊體性質不清、火星飛向不明,不焊割

焊接物體性質不明

易發生不可預見性事故

8

設備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電焊機的焊把線、接地線、焊鉗

以及乙炔瓶上的回火閥、易熔塞等附件

是確保焊割作業安全性的重要設施

9

鍋爐、容器等設備內無專人監護、無防護措施,不焊割

有限空間或密閉空間內焊割時

必須有專人警戒和監護

以便在發生危險情況時及時處置

10

禁火區內未採取安全措施、未辦理動火手續,不焊割

禁火區內火災風險等級高

在禁火區內實施焊割作業

一般實行(三級)審批制

切記!

忽視安全很危險!

堅守紅線很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82IRHQBURTf-Dn5BA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