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APP讀者的精品課《讀者》
編輯丨阿愚
前兩天讀了一篇關於董卿的報道,上海某個活動現場,下一個流程是嘉賓蕭薔出場,但是等了很久,卻始終不見蕭薔蹤影。長達20多分鐘的等待時間裡,觀眾已經急不可耐,董卿半開玩笑說:「她怎麼還不來,到底是不是住這個酒店,還是在來的路上?」蕭薔還是遲遲沒到,觀眾等得不耐煩了,開始鼓動董卿唱歌。
聽到這兒董卿機智的回應觀眾說:「不行的,主持人是說的比唱的好聽。如果今天我唱了,明天各大報紙會說,董卿說不好,只能現場賣唱了,那這樣我給大家出一道腦筋急轉彎,答對了我就唱。」
無奈之下,現場出題的董卿笑著問大家說:「林黛玉是怎麼死的?」幾個人異口同聲的回答說:「摔死的」,沒法推脫之下,董卿清唱了一首歌,唱得很好,清雅悅耳,觀眾連連鼓掌歡呼,蕭薔的遲到風波這才得以平息。對於在台上唱歌,董卿調侃說,是蕭薔給了她唱歌的機會。
日本文學家大宅壯一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而我卻認為一個人的嘴才是他的履歷表。」董卿無疑擁有一張完美的履歷表,很多人都說見過董卿,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會說話。
會說話是你的第二張名片
好好說話對我們的一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了解一個人或者被別人了解,都是從開口說話的那一刻開始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在你開口說話的那一刻就完全裸露了。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你的第二張名片,你說的話形成別人眼中的你。
生活中從來不缺少那種拍馬屁卻適得其反的人,明明想拍馬屁卻拍到了馬腿上,美其名曰自己嘴笨,實際上跟沒禮貌,只有一線之隔!也總有些人把刻薄當直率,把無禮當個性,把謾罵當指正,他們總想不到言語可以造成的傷害有多大,這類人典型的說話不過腦子。
我們每天說的話,回頭仔細玩味一下,就會發現,每一句話其實都隱藏了很多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的態度。這些態度伴隨著每一句說出口的話,變成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從而定位我們在他們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說出來的話就像一面鏡子,你從鏡子中看到自己,別人也從鏡子中認識你,會說話是你的第二張名片。
羅振宇曾提到:「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會表達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紅利收穫者。」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面試機會,那是足以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機會。但是命運似乎在跟他開玩笑,面試前一晚他被扣留在了警局。
第二天他只能穿著髒兮兮的衣服直奔面試公司,毫無疑問的,幾位面試官被他驚到了,沒好氣地問他:「我為什麼要錄用一個連襯衫都沒有穿的人!」這樣的場面正常人都會感到尷尬,但他的答案卻是:「我猜她一定是穿了條好看的褲子,一句話引得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最後他因此獲得了這份工作。」
會說話是你的第二張名片,那些總能在準確表達自己的同時又能體諒別人的想法的人,他們往往是人群中最受歡迎的人,跟他們相處你會覺得很舒服,如沐春風。
對於不在乎的人怎麼說話是自由,但現實卻是我們會遇到難搞的甲方、死纏爛打的客戶、難以伺候的領導操心八卦的親戚、情緒激動的伴侶以及久別重逢的朋友,他們是我們無法忽視的存在。那些會說話的人往往會比別人得到更多的機會和人員,他們一開口就贏了。
如何精進自己說話的技巧?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曾說過:「不畏繁瑣動搖的鈍感理財是人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才能。別讓你的舌頭搶先於你的思考,在每一次脫口而出之前先讀認真一點。」
知乎上一位心理學博士曾經給出了關於說話的技巧,概括起來有三點。第一,話出口前先憋三秒,說話前先暫停三秒再開口。三秒鐘是留給大腦轉彎和思考的時間。練習久了,你說出來的廢話會減少一半。
第二,不要怕冷場,不要一出現冷場,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填補冷場的空隙。這種情況下越想把場子熱起來,往往就越尷尬。拿起杯子或者假裝吃東西好了,總有人會比你按捺不住先開口的。
第三,培養你的談資。關於美食電影這些話題是人人都有話可說的,豐富自己的生活,多看電影,多吃美食,大眾化的話題會讓你得到更多回應。另外關注當天的新聞和娛樂八卦也是很好的談資。所有生活中的事情,其實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去體會你對面的人此刻是什麼心情?他想聽到的是什麼?
認認真真的將怎麼好好說話,當作一門需要努力精進的學問。好好說話從來不是任何一個時代的必修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會說話就是學會生活。
關於主播:
《讀者》雜誌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適用於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的讀者,是「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