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時,湖南衛視推出了一檔''生活類角色互換節目'',名為《變形計》,在當時引起了一股收視的熱潮。《變形計》的節目形式都是全新的,將大城市的孩子和偏遠農村的孩子互換身份,讓他們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從而引發家長、孩子對教育的共同思考。
節目播出了很多年,互換身份的孩子們也有很多組,觀眾們對此褒貶不一。城市孩子的觀念、農村孩子的現狀到底有沒有改變,問題究竟有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都是觀眾們始終爭議的話題。
不過在節目中,也的確能看到成功的一面,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2015年第十一季的第三期節目。在這一期中,農雲南紅河縣的小女孩李勒優乖巧懂事、渴望母愛的形象,在很多觀眾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李勒優出生於紅河縣駕車鄉中蠟村,比貧窮更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犯罪被關進了監獄,母親也離開了這個家,只有小小的李勒優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這個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幾乎是一出生就沒有感受過母愛和父愛,雖然平日裡不說,但她的內心一直對父母非常渴望。
在2015年3月播出的《變形計》里,李勒優被選中與遼寧大連的崔晉互換身份,在很短暫的一段時間裡,她終於有了開口叫一聲''媽媽''的機會。
李勒優確實是個非常乖巧的孩子,自小的經歷造就了她早熟而懂事的性格特點,在學習上她無比刻苦,生活上也是能自己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一點也不像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習慣了為兒子頑皮操心的崔媽媽十分疼愛李勒優,將她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家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在節目結束時,李勒優很懂事地表示了對崔媽媽的感謝,但從她泛紅的眼睛裡,我們都能看到她對媽媽的不舍。畢竟是一個從來沒有感受過母愛的孩子,即使只有短短兩周,也足夠她真心挂念這位臨時的''媽媽''。
幸而崔媽媽也一直忘不了這個懂事的''女兒'',很多組交換家庭在節目結束後就失去了聯絡,但崔媽媽在和家裡人商議過後,決定將李勒優接到城裡來接受教育,他們希望李勒優成為他們真正的女兒。
這對於李勒優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但她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年邁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卻表示,只要孫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願意讓孩子走出大山,真正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這樣,李勒優被接到了遼寧,有了另一個幸福的家庭,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寵愛自己的哥哥,這是她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的李勒優在崔媽媽一家的資助下進入了當地重點學校讀書,一心學習的她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線里,只有偶爾的幾張合照能看到她燦爛的笑臉。相信有了父母的關愛,李勒優的未來一定會有更加無限的可能,這份大愛也將一直傳遞下去,最終開出最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