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新世界》中屢次提到的「華北城工部」是個啥機構

2020-02-08   掌心春秋

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新世界》,從一個視角,描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22天裡發生的時代洪流變遷。揭示在親情、愛情,國家利益、個人信仰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情同手足的金海、鐵林、徐天三兄弟竟做出了不同選擇,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這部時代背景清晰的電視劇開播後,很快將觀眾帶入到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劇中通過地下黨聯絡員田丹和華北「剿總」高級參議沈世昌以及保密局特工鐵林之口,多次提到一個名稱,即中共地下組織「華北城工部」。

那麼,當時的「華北城工部」是個什麼機構呢?

在歷史記載中,「華北城工部」是真實存在的組織機構。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的一個工作部門,是領導敵占城市地下鬥爭的首腦機關。

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的前身,是1941年1月成立的中共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從1944年9月改稱城工部。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一度改為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0月期間稱為北平市委,1946年10月後仍改回叫為城工部。

1948年5月,我黨晉冀魯豫中央局與晉察冀中央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華北局,原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正式改稱「華北局城工部」。

現今隸屬於河北滄州的縣級市泊頭,在河北省東南部,處於京、津、石、濟的中心位置。這裡曾是華北局城工部的駐地,舊址至今保存比較完好。

1948年2月至12月,中共華北局城工部自滄縣搬遷至泊頭,並在這裡展開指揮部署,為確保平津戰役勝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華北城工部舊址)

建國後,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的劉仁,在此期間任城工部部長,原國家體委副主任、中顧委秘書長榮高棠曾任部委會成員,其他負責人還有楊英等。

華北局城工部根據工作分工,設立了第一至第七等7個工作室。通過設在各地的秘密交通站與北平、天津地下黨保持聯繫。

當時,向黨中央提供國統區報紙、雜誌,成為城工部交通站的一項特殊任務。各交通站將報刊彙集到交通科,再由交通科登記整理送往西柏坡黨中央負責同志那裡。這對毛主席、黨中央掌握全國戰局狀況、敵人動態和了解社會各階層的情況,起了積極作用。

在泊頭駐紮期間,城工部培訓輸送的黨員和青年學生多達1000餘人。1948年署期,學生室在附近的大龐、小龐村開辦了較大規模的學運骨幹訓練班,訓練班分平津大學組和平津中學組,共約200人,歷時一個月。

城工部的第六室為統戰室。1948年秋冬,他們先後接待由地下黨秘密送來的著名民主人士有:吳晗、劉清揚、張申府、米暫沉、周建人、符定一、楚圖南、李明灝、田漢、安娥、李公朴夫人、何基灃夫人、焦菊隱、馬彥祥、藍天野等。然後再由城工部派地下交通員把這些人秘密護送到解放區。

1948年,劉仁及時向中央報告了敵人妄圖偷襲黨中央、毛主席所在地西柏坡的重要情報,中央立即採取了措施,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戰爭歲月的劉仁)

1948年7月,劉仁急電北平地下學委崔月犁,交辦一項緊急任務:護送火箭發射器專家鍾林及其家屬去解放區。

鍾林一家在地下交通員的護送下,從北平到達天津,在去往泊頭路上通過國民黨軍隊設卡的閘口時,鍾林夫婦安全通過後卻不見了保姆和小孩。政治交通員季洪苦苦尋找,最後隻身闖入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部,在院子裡巧遇小孩和保姆,將他們接了出來。

平津戰役期間,華北城工部曾組織力量全力搜集情報,為平津解放作出了突出貢獻。

當時,隱蔽在平、津城內的地下黨組織,有重點地展開秘密調查,調查內容為工廠、學校和一些重要部門的歷史沿革、組織系統、主要設備、經費來源、人員名單等。對本單位附近的醫院、倉庫、監獄以及一些重要機關的地形、建築、警衛等情況,國民黨駐軍的防區、兵力部署、軍事設施、工事、武器裝備、交通等情況都設法了解,並儘可能繪製成地圖送出。

這些調查材料,不僅對平津戰役勝利起了作用,而且對解放以後的城市接管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天津地下黨員麥璇琨多方搜集,實地驗查,繪製成《天津城防堡壘化防禦體系圖》,交給地下黨領導人,而後由地下交通員趙岩於1948年10月送到城工部領導劉仁手中,為我軍解放天津做出了特殊貢獻。

為密切配合北平和平解放。劉仁遵照黨中央指示,部署北平地下黨對傅作義周圍的上層關係開展策反工作。

他們聯繫了傅作義的一些親近關係,如華北「剿總」副司令鄧寶珊、傅作義的老師劉厚同、聯絡處長李騰九,還有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等人。通過各方工作,加上我軍在戰場上的勝利,促使傅作義逐步認清形勢。

1949年1月15日,第四野戰軍以雷霆之勢29小時攻克天津,北平城面臨大兵壓境。在各方努力下,傅作義將軍第三次派代表出城與我方談判,終於接受了我方提出的和平條件。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入城,古都北平宣布和平解放。

到1948年年底,華北局城工部已經光榮完成了肩負的歷史使命。根據上級決定,城工部機關被分成去北平和天津兩部分。

人員分配確定後,他們從泊頭兵分兩路向平津進發,一路由部長劉仁帶隊奔赴長辛店,準備參加接管北平的工作;一路由負責人楊英帶隊到達勝芳,準備參加接管天津的工作。

隨著北平、天津兩市市委和解放軍軍管會成立,華北城工部全體同志立即投身於新的工作中。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