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二「老鼠節」,老傳統「吃3樣做3事」,寓意財旺萬事順

2021-02-22     琦哥說美食

原標題:正月初十二「老鼠節」,老傳統「吃3樣做3事」,寓意財旺萬事順

正月初十二「老鼠節」,老傳統「吃3樣做3事」,寓意財旺萬事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

時間過得飛快,雖然已經上班好幾天了,但按照老傳統,「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正月初十一是岳父請女婿的日子,這個大家都了解了,那正月初十二有什麼習俗和講究呢?

根據中國民間傳說,正月初十二是老鼠的生日。由於在過去糧食對於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老鼠專門偷吃糧食,於是人們在初十二這一天就圍繞「老鼠」創造出很多民俗活動,不但表達了人們對老鼠的憎恨,更表現出人們渴望在新一年生活繁榮興旺的美好願望。下面,就跟隨琦哥一起來看看吧!

吃3樣

第1樣:炒花生

每到正月初十二這一天,祖輩們一定要炒些花生來吃,希望通過炒花生的聲音來炒「聾」老鼠的耳朵,這樣老鼠就不會影響新一年的收成了,表達了人們渴望有個豐收年的美好願景。

【油炒花生】

準備材料:花生、豬油、食鹽

做法:首先將花生用廚房用紙擦乾淨。然後熱鍋放入少許豬油,下入花生米,中火翻炒1分鐘,轉小火翻炒3分鐘。再加入少許食鹽翻炒均勻,出鍋裝盤。裝盤後再撒少許食鹽即可。

第2樣:吃餃子

餃子在正月初十二時也是要吃的,最重要的是包餃子時一定要將餃子皮捏緊,捏出一個褶皺,意為封住老鼠的嘴,這樣它就再也不會偷吃糧食了。餃子煮好後,全家人要將餃子全部都吃光,寓意這一整年都沒有老鼠的干擾,可以獲得大豐收。

【胡蘿蔔雞蛋蝦米餃子】

準備材料:胡蘿蔔、雞蛋、蝦米、黑木耳、蔥末、餃子皮、生抽、蚝油、胡椒粉、香油、食鹽、食用油

1.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再倒入鍋中炒成小塊。黑木耳提前泡發好,在沸水中焯2分鐘,撈出並切碎。

2.胡蘿蔔去皮,插成絲,再剁碎。鍋中倒入少許食用油,燒熱後下入胡蘿蔔,用小火翻炒至出油發亮。

3.將木耳、胡蘿蔔、雞蛋、蝦米和蔥末都放入一個盆中,加入生抽、蚝油、香油和食鹽,拌勻製成餡料。

4.用拌好的餡料包餃子,再煮熟即可。

第3樣:吃玉米面粥

人們在正月初十二還要喝一碗玉米面粥,意為封住老鼠的眼睛,讓老鼠找不到路,就不會影響莊稼了,同時也是為了教育後輩珍惜糧食。

【玉米面粥】

準備材料:玉米面、清水、食用鹼

做法:在玉米面中倒入適量的清水,調成糊狀。鍋中清水燒開,倒入玉米糊,一邊倒一邊攪拌,防止成塊。再加入少許鹼面,用小火熬煮10分鐘即可。

做3事:

1做:搭燈棚

童謠有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正月初十二,民間有搭燈棚的習俗,目的是為元宵節賞燈做好準備。同時,人們還要在家中滾元宵,等到元宵節的時候拿出來吃。

2做:扔舊鞋

在正月初十二還有著扔掉舊鞋的習俗,因為「鞋」與「邪」同音,所以「扔舊鞋」寓意著將邪氣扔掉。在這一天,人們會把家中的所有舊鞋扔掉,希望來年不受窮,生活更加富裕。在一些地區,扔舊鞋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老鼠喜歡在舊鞋中建窩,把舊鞋扔掉寓意著將所有老鼠一窩端,新一年就會大豐收了。

3做:藏剪刀

藏好家中所有的剪刀,也是民間一直都保留的正月初十二的習俗。由於剪刀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特別像老鼠在吃東西,而將剪刀藏起來,就寓意著家裡的東西一年都不會被老鼠嗑咬,新一年自然就會財旺萬事順了。

正月初十二「老鼠節」,老傳統「吃3樣做3事」,寓意財旺萬事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分享美食菜譜與烹調技巧,精挑細選價廉質優的食材,節省您的選購時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qSjyncB8MnI47IjCL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