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對兒子說的話:我做完今年就不做了,實在做不動了

2019-07-29     非櫻故事

1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裡面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

一個老父親給他的兒子發了一條信息說我幹完今年就不幹了,實在做不動了。

一瞬間,兒子就濕了眼眶,因為兒子覺得父親發這條消息給他,不僅僅是告訴他決定,還有些小心翼翼地徵求同意的感覺在裡面。

一時之間,感慨萬千。

為什麼老父親會用這樣的語氣呢?是因為怕兒子責怪他不繼續掙錢嗎?

曾經年輕的老父親也是一個年富力壯為妻子兒女撐起一個家的頂樑柱,他是家裡絕對的權威。

可是現在卻用這種語氣委婉地表達著自己的要求。

不禁感慨這是一個人年老衰弱後的悲哀。

但是我想,這位老父親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怕兒子,而是因為他對孩子的愛。

他想自己多做一點活、多掙一分錢,都能為自己的孩子減輕一些負擔;他為自己的做不動感到失落、愧疚。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一直都在,一直都這麼偉大。

他們願意付出所有,只要自己的孩子好。或許每對父母用的方法不一樣,但是期望是一樣的。

2

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 《帶著爸爸去留學》,孫紅雷飾演的黃成棟為了兒子黃小棟的學業,拋下國內的一切,陪著兒子去美國留學。

一個英文都不怎麼會說的人到國外生活,可想而知是不容易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他願意接受這些未知已知的困難。

黃成棟很愛自己的妻子,但是為了兒子,他願意暫時與自己的妻子分別。只是沒想到這一分別就分成了離婚。

離開自己熟悉的圈子,背井離鄉去到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國家,如果不是愛子情深,我想不到另一個理由。

還有電視劇《少年派》里,閆妮飾演的王勝男和張嘉譯飾演的林大為這對父母,也在用各自的方法愛著他們的女兒林妙妙。

母親王勝男嚴格地要求著林妙妙,經常嘮叨她、批評她,把她塞進實驗班,希望她能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將來能有出息。

她用她的嚴厲愛著自己的孩子,雖然這個方法不是那麼的好。

而林大為這個父親,經常在母女倆發生矛盾的時候兩邊安撫。

他設身處地的站在了林妙妙的立場,設想著林妙妙的不容易,來熄滅王勝男對女兒的怒火。

他會帶著被罵後的林妙妙出去吃燒烤、會給她送吃的。他不僅是林妙妙的慈父,也是林妙妙的好朋友。

不管是黃成棟還是王勝男、林大為,他們都在用各自的方法,笨拙地愛著自己的孩子。把自己認為好的、對的方法以及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那都是父母對孩子滿滿的、無私而偉大的愛。

即使是《都挺好》裡面備受詬病的蘇大強,他在得了老年痴呆之後,卻記得自己女兒蘇明玉小時候想買本習題集。

3

在農村,有好多老一輩的人沒有上過學,他們出門打工更多打的就是是賣力氣工。

在以前,物流還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義烏小商品城的貨物運輸靠得是人力。各地的大貨車將一車車貨送至固定的倉庫,然後由這些工人負責卸貨整理。

之後,他們將貨物高高地摞在自己的那輛板車上,將他們拉去對應的商家處。你會看見一堆堆貨物在街道上前進著,卻看不到人,因為他們弓著身、彎著腰慢慢地挪動著。

這個行業匯聚了周邊各個省市的人們,他們用力氣換回自己的養家餬口。

曾經隔壁的鄰居就是這樣一個人力搬運工。

他的孩子終於考上大學的時候,跟他父親說:爸爸,你年紀大了,做這個太累、太傷身,別做了。我可以勤工儉學。

可是這個父親說:我還年輕呢,沒事,能做。

等到這個孩子大學畢業工作了,他又跟父親說:爸,你現在年紀大了,我也有工作了,家裡不缺錢了,你好好休息吧。

可是這個父親仍然拒絕了:別看我老,可是我力氣大著呢,還能再做幾年。

體力活不累嗎?累的,炎炎夏日,衣服褲子鞋子全都是濕的。

可以不幹活嗎?以前不行,但是現在可以。畢竟家裡也有了存款,孩子也長大了。

那為什麼還要繼續做呢?

只是為了多存一點給孩子罷了。

不過是想自己的孩子在這個社會上能有多一點的資本,能多一點的輕鬆。

那是父母無言的愛。

4

現在還年輕的我們或正在追逐著自己的所愛,或已經有了另一個家需要自己經營。

但是請回頭看看默默愛著、守護著你的父母,他們長了皺紋、生了華發。

小時候需要仰望的父親母親,已經佝僂了他們的身體。

小時候,我們站在灶台邊,看著父親母親炒出一盤盤菜;吃著他們舍不掉吃,夾到我們飯碗里的肉。

現在我們不會吃不起肉,不再為吃到肉而開心。我們也學會了炒菜,但是我們是否炒過一盤菜給我們的父母吃?夾過一片肉到他們碗里?

這是一篇老生常談的文,卻也包含了自己無限的感慨。

想想開頭那位老父親發給兒子的信息,我想說: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用盡了全部的力氣。或許有些做得不盡如人意,但卻盡了全部的心。請在追逐自己所愛的時候,多愛自己的父母一點,不要讓自己的父母在自己面前變得那麼卑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nsTrmwBvvf6VcSZzN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