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大大小小的模擬考試中,出現的錯誤五花八門,「錯題」呈現了「個性化」趨勢。 正是這些不起眼的一個小小錯誤導致我們考場失分,怎樣避免這些錯誤呢? 建立錯題本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途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且通過整理屬於自己的「錯題本」來實現對學習的一個自我管理,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第一、錯題本是對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 可能很多同學會說,這些錯誤就讓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樣嗎? 將來看卷子就是了。 其實,這是一個關於統計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統計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尤其是當我們對錯誤進行了總結之後。 比如:我們將數學錯題本上的問題總攬一下,可能很容易就發現,一遇到數形結合的問題,自己就很容易出錯,那麼,我們在這部分的基礎方面就需要下點功夫了!
第二、很多學習比較浮躁的同學滿足於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但是,認識往往不是很深。 有時,即使讓他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其關鍵是步驟和過程。 這時,建立錯題本,將錯題抄錄下來,逐步寫清錯誤原因,是計算、概念、解題思路等哪方面的問題,都要心裡明白。 這樣顯得很有檢驗效果了,而且很有鞏固作用。
第三、錯題本不是簡單地將題目和答案抄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和預防類似錯誤出現的方法。 這是一個自身逐漸學習和修正的過程,會讓自己對這一類錯題的認識逐步加深。 同時,對於一些題目很長的錯誤,大家可以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幫助抄錄題目,但是由學生自己重新解題並總結,或者將有關試卷複印,然後剪切下來錯誤的題目,粘貼在錯題本上等等,從而節省學生的寶貴時間。
第四、我覺得表面上說是錯題本,實際上記的不應該只是題。「錯題本」上記的有規律,方法,有用的結論,易忽略和易馬虎的點。而且有很多題不需要按書上的章節或者什麼專題歸類的,而是按照自己的分類方法寫到一起的,這樣的「錯題本」才會有用,複習時別人花了大部分時間做題,其中不免有本可以不做,做了也沒有任何收穫的題,可做之前並不知道,所以有很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對自己來說根本成不了丟分點的題上面,而有了這樣一個資料,就會只看這些有價值的題,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刀刃上了。第五、在錯題本上,留有空白部分,可以留下對錯題的感悟,留下在考試征途中的「曲折經歷」,包括考試中的錯題,講課練習中的經典錯題,課外輔導資料中典型的錯題以及對錯題的解題心得等富有特色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制定自我特色的個性訓練方案和輔導計劃。在錯題整理之後,三日之內通過自我檢查或者請老師、同學檢查等方式檢驗該考點是否掌握,考試後一周內對試卷或者試題進行二次答題,仍未得滿分者,對錯題進行再記錄,以此循環,直至滿分。如需要四次及以上答卷者,應該進行相應內容的專題訓練。同時,學期末在「錯題本」中抽出試題進行檢查。
如何使用錯題集:
1.經常閱讀。錯題本建立後,千萬不要「束之高閣」,一定要常翻、常看、常思考、常總結,才能使這本傾心為您打造的「錯題本」真正起到促進學習、提高能力的作用。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從而減少習題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錯題本,這樣經常溫故知錯、持之以恆,學生的成績自然會提高。
2.相互交流。由於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同學們能從做的錯題中得到啟發,從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成績就能有較大的提高。應考並不需要燈光下的熬夜苦戰,也不需要題海中的無邊漫遊,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3.給每科建立一本錯題集。每天做當日作業前,把昨天的錯題解決後再開始新的作業。
4.經常翻閱錯題本。每周或兩周一次重做一下錯題本,考試前更應重做「錯題本」。開始「錯題本」里由於粗心的類型會占大多數,但隨著該項工作的深入,「錯題本」中的錯誤質量會越來越高,數量會越來越少,更多是由於概念點和思路而引發的錯誤,這些題就是屬於平常沒有作對,考試又犯錯的典型類型,如果平時就能夠解決好,到最後考試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錯。
錯題本能否順利建立和進行,需要家長和學生認識統一,並有決心堅持。 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是對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善待錯誤,你很快將會欣喜地發現,錯誤會變得越來越少,你也很快會從煩瑣的錯題整理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信心。「錯題本」是提高學習效率的辦法,是減輕學習負擔的作業。 通過「錯題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質量,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知識點及概念點,可以極大地改善粗心的現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