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超過22%成年人在銀行外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

2019-10-23     移動支付網

「各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為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我國普惠金融繼續穩步發展。」

10月21日,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稱,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鄉差距較小。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平均筆數為0.51筆,其中農村地區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筆數為0.43筆,均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全國成年人在銀行獲得過貸款的比例為39.88%,農村地區為34.62%;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農村地區為21.08%。

個人消費貸款持續迅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089.4元,同比增長19.54%。

《報告》還顯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升較快。

2018年,全國平均有47%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這一比例也高達36%。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較強,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省(市)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均超過六成。

銀行卡持有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擁有7.22個銀行帳戶,同比增長9.39%;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49張);農村地區銀行卡發卡量32.08億張,人均持卡量3.31張。

此外,《報告》指出,電子支付繼續較快發展,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82.39%,比上年高5.4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2.15%,比上年高5.64個百分點。

《報告》表示,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量增長迅速。2018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203.12億筆,金額376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0.23%。

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570.13億筆,金額212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和2.47%;移動支付業務605.31億筆,金額277.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9%和36.69%;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5306.1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

2019年,央行擬定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監管規則,在此新形勢下,移動金融機構如何做好個人信息收集和保護、開放模式下的信息和數據安全如何保障、刷臉支付如何平衡好安全與便捷?

藉此,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移動支付網將於11月5日在深圳舉辦以「安全合規 面向未來」為主題的——MFSC 2019第四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詳細議程、嘉賓介紹、參會名單等見大會官網:

點贊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dyK9m0BMH2_cNUg1c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