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是更狡黠,還是更天真?

2019-11-05     藏書館APP

近日,大連一個未滿14歲的男孩,殺害了一個10歲的女孩。由於男孩還差兩個月才滿14歲,即便身高1米75,體重超過140斤,根據法律,他不需要負刑事責任,只被收容教養三年。在這樣的新聞背景之下,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引起全民關注。



未成年人犯罪在各個國家都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涉及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機制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東鄰日本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關注從文學到影視都不乏優秀作品。比如說電影《告白》,東野圭吾、宮部美雪的小說,都是在我國也有很高知名度的作品。



《告白》講述一個殘酷青春校園犯罪的故事。


今天書大痴要給大家推薦一本小說,這本小說對未成年犯罪提出了一個問題:


孩子們究竟是更加狡黠,還是更加天真?


那年夏天,我九歲,然後,我死了。

幼小的兇手驚恐地、沉著地奔忙於藏匿我的屍體。

在與死亡的遊戲中,孩子們究竟是更加狡黠,還是更加天真?




這本小說叫《夏天·煙火·我的屍體》,作者乙一被譽為日本文壇新一代「恐怖小說精英」,日本評論家盛讚其為難得一見的天才。這本小說講述一個小孩殺了另一個小孩,並和她的哥哥一起藏匿屍體的故事,如它的書名一樣,有純真、美好和恐怖、黑暗,正如童真樂園。


有讀者評論說:


「小孩子的可怕在於,喜歡玩拋棄了是非觀念的遊戲,並純粹為了刺激而冒險。其他的,一概不理。在他們童真的樂園裡,沒有黑白之分,亦無對錯之別。」


也許這才是未成年犯罪問題最大的難題,在還沒有建立起健全的是非觀念的群體中,保護和懲罰的尺度應該如何把握呢?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書友們,你又如何看待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Gq0Rm4BMH2_cNUgkPm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