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處中西部結合處,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同時也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隨著國家對重慶大力的扶持,2018年重慶經濟已突破2萬億大關,成為中西部地區的一個閃亮新星。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加速了重慶在高鐵和機場等基礎交通的規劃建設,為重慶未來走向更廣闊的全球化市場做好準備。
近日,《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2019—2035年)正式印發,從印發的規劃中可以了解到,明確重慶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目標:到2035年,重慶主城區都市圈將形成全球知名的多機場體系,成為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
目前重慶擁有一座江北國際機場,擁有3條跑道,而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2018年江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1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38萬噸,分別位列全國第9位和第10位;國內航線通達142個城市,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61個城市(航線數量82條)。而按照江北機場的設計承載量,目前最多能承載年5000萬人次的旅客量,所以規劃建設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而此次《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的出台,則進一步明確了重慶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該規劃明確,從2019年到2035年,重慶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分三個階段推進:轉型發展期(2019—2023年)、提質增效期(2024—2029年)和優化完善期(2030—2035年)。
到2025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通達80個城市以上,年貨郵吞吐量80萬噸以上。到2029年,江北機場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樓建成投用。到2035年,重慶新機場建成投用,主城區都市圈機場體系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億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400萬人次,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城市100個以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面通達。
此次規劃的信息中雖然沒有正式提及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相關信息,但第二國際機場和貨運機場都包含在了新機場當中,因為按照目前的發展戰略,未來重慶主要以一圈兩群的發展戰略來發展,而整個渝西地區都包含在了一圈(都市功能圈)當中,而在都市功能圈中包含了位於榮昌的重慶貨運機場和重慶第二國際機場(渝西機場)。
之前小編也多次提及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信息,不少的網友認為目前建設第二國際機場的時間尚早,因為目前江北機場的承載量還遠遠沒有達到,同時重慶的經濟還在增長期,好好的現有的江北國際機場擴建利用好,對當前的重慶經濟發展更有利。而重慶第二國際機場也必須得建設,目前可以進行前期的選址和方案設計,時機到了直接開工建設就好了。根據目前的規劃信息,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預計在2035年建成投用。
2035年重慶將建成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