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農產賣出去,有時也需要了解消費者手中的錢,都投向了哪些領域,再去想想,這些領域能不能與農業產生交集。
國家統計局會定期向社會公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我們可以從中一窺端倪。
2019年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283億元,同比增長8.3%。這其中,「化妝品類」零售額1666億元,同比增長12.7%。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類別。
早有學者分析過,受到全球化和消費升級的影響,「能夠負擔得起的奢華」是未來消費的主流。這個階段,人們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而也許有點小貴、但「稍微踮起腳尖就能達到」消費品,更符合這類消費人群的心理預期。化妝品就是這樣的消費品。
很多企業看到了化妝品的市場潛力,希望從中尋求助力財富增長的新動能,這其中,當然有農業企業。
跨界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農產品與化妝品風馬牛不相干,然而這個印象是錯誤的。
農產品包括初級加工品和深加工品,農民種的雜糧、水果,都可以通過深加工,變成化妝品的添加成分。要想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讓農產品有持續的盈利能力,需要一條產業鏈。
紅芸豆的故事
岢嵐縣地處山西省西北高寒山區,土層深厚,氣候涼爽,無霜期短,夏季持續高溫,降水量相對集中,種植以豆為主的小雜糧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紅芸豆屬高蛋白、低脂肪、零膽固醇、高鉀、低鈉食物,蛋白質、鈣、鐵、B族維生素含量頗高。獨特的地理條件讓岢嵐縣產出的紅芸豆豆皮跟果實結合緊密,耐蒸煮而不掉色,被認證為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打入歐盟、俄羅斯、美國、南非以及東南亞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岢嵐縣陽坪鄉趙二坡村的郝永光是合作社社長,他帶領農民們5月種樹、6月種紅芸豆,秋冬銷售紅芸豆。化妝品里會用到紅芸豆的提取物,而一些國際大品牌的化妝品選用的就是岢嵐紅芸豆。
為了鼓勵群眾種植紅芸豆,近年來,該縣全力打造「中華紅芸豆第一縣」的品牌,出台多項紅芸豆扶持政策,2011年開始把紅芸豆列為「一村一品」建設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用於優種推廣、基地建設、聘請技術員駐村入戶。
縣委、縣政府先後扶持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以紅芸豆為主的小雜糧功能農產品開發,以紅芸豆為原料的化妝品開發,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的產業經營模式,通過良種發放、產品統購,實現了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
柚子的故事
柑橘類水果本身就很適合提取精油。很多做水果種植的農業企業,近些年也在研究開發化妝品產品線,以提高經濟效益。
產業鏈一般是這樣的:
植物生長成熟——農戶採摘收割——農產品加工廠萃取——精油貿易商收購——賣給化妝品製造企業或其它化工企業。
在以琯溪柚子出名的福建省平和縣,除了賣水果,當地也增加了精油生產線,用那些個頭小、發育不成熟的柚子提取柚子精油。
在柚子種植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小果、殘次果。以前,這些廢棄的殘次果大多作為垃圾傾倒在垃圾場、果園、路邊、河邊,不但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而且污染環境。
研究表明,柚子精油包含有活性保濕功效的柚多糖、抗氧化的柚多酚和抗過敏的柚皮苷等成分,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既可以用在化妝品里,也可以廣泛應用於洗滌用品、清潔劑等日用化學製品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那些不夠格作為水果銷售的小果、殘次果,有果肉少、果皮厚的特點,而柚子果皮里的精油含量相對更多,更適合提取精油。
當地的企業不斷改進技術,把柚子破碎到1厘米左右,連皮帶肉進行萃取,讓精油的出油率比以往提高了一倍,也讓當地的柚子,產生出更多的經濟價值。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山西農民報、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