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上回說到娛樂圈那些出道起點高的星二代,如竇靖童、布魯克林、張默、房祖名等,無一例外,都是屬於父母成就極高,但一提到孩子,只能長嘆一聲「他們怎麼就超不過爹媽」的例子。
然而,總有些星二代,在父母強大的光環下,依然在娛樂圈開墾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提到他們的父母,你承認是巨星,而提到這些星二代,你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娛樂圈的地位,認同他們的名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比如,謝賢和狄波拉的大兒子,謝霆鋒,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謝霆鋒出生之前,父親謝賢已經是一代的風流小生了,主演的七十餘部影片都是主演,片酬也位列香港頂級明星的收益行列。
年輕的謝賢,這樣貌,可不比兒子差
謝賢第一部戲片酬150元,香港當時幾千元就能買一個平房,沒打錯字,不是平方,是平房。
後來的片酬,高到可以拿下一棟大廈。
而謝賢的前妻,甄珍,大有來頭。華語鼎盛時期的影星,和林青霞的名氣有得一拼,謝賢也是甄珍的初戀男友。
c位甄珍,樣貌也是一等一的好,臉小頭小
大美女關之琳在她身邊都遜色了不少
母親狄波拉,原名李敏儀,出身於上海,自幼聰明伶俐,能歌善舞,少年就有過表演經驗,更是香港首位走向國際選美比賽舞台的女星。
當選港姐冠軍後,完成了加盟麗的電視台,簽約嘉禾影業,走上香港影星的道路,70年代在香港演藝圈非常出名。
可以說,謝霆鋒的出道,一開始都是靠著父母的名聲賺足了眼球。
謝霆鋒的走紅,和英皇公司的老大楊受成分離不開。
1993年,楊受成帶著一批歌手來北京開演唱會,那時候香港有位算命師陳伯看到謝霆鋒,向楊受成斷言:「這個人(謝霆鋒)的成就,比他爸爸大10倍!」
小小八卦一下,這位陳伯很厲害,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風水師,圈內的好友包括李兆基、鄭裕玲、劉嘉玲、章小蕙等等,女星黎姿還是他的乾女兒。
陳伯不僅預言過謝霆鋒會成為巨星,還很看好鋒菲戀,以及勸誡謝霆鋒不要和車聯繫在一起......
謝霆鋒一家和陳伯的合影
1996年底,不懂理財又揮灑成性的謝賢欠了一身債,為了替父還債,謝霆鋒選擇進入演藝圈,和楊受成簽約,一簽就是10年。
謝霆鋒進入娛樂圈的消息一公布,還是蠻轟動的,簽約當天,盛況空前,不僅謝賢和狄波拉雙雙捧場,更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娛樂圈的大哥大、大姐大,汪明荃、成龍、鄧光榮等人。
簽約現場
楊受成也覺得,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謝霆鋒自帶父母雙方的人氣,曝光率不愁,連廣告都不用打。
然而,事實和理想有一定的差距。
第一次出道,謝霆鋒就嘗遍了人生百態。才第一次登場,台下就噓聲不斷,看得楊受成心裡堵得難受。
這種狀況對當時的謝霆鋒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風水大師都說他是可造之材,可一上台,還沒自我介紹完,剛說到「謝霆」兩字,就被人打擊得體無完膚。
這種落差誰受得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四五年,不僅扔螢光棒,扔水瓶,粗口什麼都有,甚至謝霆鋒都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台下的噓聲已經蓋過了他的歌聲。
叛逆的謝霆鋒覺得,大家不是不喜歡他的歌,而是不喜歡他這個人,於是勤奮練習,拿表演堵住對方的嘴。
有一次表演自彈自唱,為了能給觀眾帶來最好的體驗,他練了兩個通宵的琴,連手指都撥出血來了,哪知一出場,現場又噓聲一片,98年那段時光,是他最難熬的日子。
所以,後來那首《謝謝你的愛1999》真的是他的內心獨白了。
1997年拿到最有前途新人獎,還沒說獲獎感言
現場就噓聲一片,需要主持人來緩和氣氛
謝霆鋒剛出道的那幾年,幾乎是在逆境中不斷爬起又再次跌倒,爬起又跌倒。
2002年,謝霆鋒剛剛在摩納哥的蒙地卡羅拿到全世界最暢銷華人男歌手獎,這個獎項上一個獲獎者還是天王張學友,回來兩個月,就因為「頂包案」坐牢半個月。
謝霆鋒整個人都崩潰了。
頂包案當年非常轟動,謝霆鋒駕駛著法拉利撞到了路邊的花壇,雖然自己沒事,也沒有受傷,但是由於他想趕第二天的飛機,便讓司機去頂替自己當罪人。
結果這樣一來,沒罪也成了有罪,謝霆鋒被香港警察以妨礙司法公正罪被判入獄。而謝霆鋒也成為2002年香港負面人物之首,成為過街老鼠。
雖然半年後就復出了,依然還在走唱跳歌手的路,但他很聰明地選擇了另一條道路,演戲。
敗也頂包,成也頂包。從頂包案過後,謝霆鋒收起了叛逆,以一種搏命的姿態重新回到娛樂圈。
在《新警察故事》里,他像個職業武行一樣從會展中心滾下;拍《龍虎門》吊鋼絲吊到去打止痛針;拍《證人》玻璃碎片入眼而送院,醫生告訴他:你35歲後可能需要人扶。
謝霆鋒用近乎賭氣的方式拍戲,崇尚敬業精神的香港人開始對他刮目相看。去日本做宣傳,同行的成龍向別人介紹謝霆鋒:「下一個成龍,沒有人比他更瘋。」
據說香港的保險業,有兩個明星的生意是不做的,一是成龍,二就是謝霆鋒。
雖然剛出道的時候,謝霆鋒的演戲還有些稚嫩,不是面癱;
就是用力過猛。
但發展到現在,已經能看出,他的眼神里是有故事的。
演戲之外,他還選擇去學廚藝,做飯,成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二春,而這個特長,是他離婚後才學的。
從前,謝霆鋒在家人口中「十指不沾陽春水」,但離婚後經常被媒體拍到和母親狄波拉去超市採購食物。
從演員化身為大廚,不僅把做飯綜藝拍得津津有味,還搞了自己的美食品牌,鋒味。
不知不覺,謝霆鋒已經摘掉了「謝賢的兒子」這一稱號,大家反而稱呼謝賢為「謝霆鋒的爸爸」。
而摘掉「某某某孩子」的稱號的,香港演藝圈還有一位星二代,曾寶儀,不過她在香港還是被稱為「曾志偉的女兒」。
但是在台灣,或者中國大陸,大家都知道她叫曾寶儀,甚至她發跡的台灣,曾志偉的稱呼得變成「曾寶儀的爸爸」。
曾志偉的知名度就不用說了,寶媽王美華算是一個小藝人,12歲在台灣西門町做小歌手,後來加入星星綜藝團,來補貼家裡的生活。
14歲認識曾志偉,18歲就風光大嫁給了曾志偉,在香港台灣兩地大擺盛宴。
曾志偉和王美華
曾寶儀剛出道時,也的確得到父親曾志偉的一番呵護,在《四個32A和一個香蕉少年》飾演一個不知名的小角色,連鏡頭都沒有幾個。
和其他一出道就能擔當重要角色甚至主演的星二代來說,曾寶儀的出道作品,實在有些慘不忍睹。
後來曾寶儀轉戰台灣,從主持人的助理開始做起,直到被張小燕相中,帶她進入主持人圈,曾寶儀才開始在台灣走紅。
曾經有一次,曾寶儀在節目錄製現場,突然感冒,出現在現場都是保鏢攙扶著進來的。即便上了濃厚的妝容,都難以掩蓋她的病態。
可燈光一打,音樂一響,曾寶儀立刻步伐鏗鏘地走到了舞台中央,聲音響亮,妙語連珠,甚至還能發揮台本上所沒有的東西,完全達到了節目效果。
曾寶儀主持央視的《夢想合唱團》
出現在央視,主持各大晚會,比如和小撒合作的《夢想合唱團》、央視的中秋晚會,以及北京衛視的綜藝節目......曾寶儀靠的不是父親的聲譽,而是她努力爭取來的。
曾寶儀主持中秋晚會
節目上熟練運用英語、普通話、粵語,這並不是出道之後才惡補的,她畢業於台灣大學,高中的時候在班裡樣樣拿第一,除了個別科目。
很多網友都如此評價曾志偉和曾寶儀,在香港,提到曾寶儀,則說她是曾志偉的女兒,在台灣,提到她,曾志偉是她的爸爸,可見曾寶儀的名氣。
除了曾寶儀,曾志偉二婚的大兒子曾國祥,也是青出於藍。
早年間曾經在加拿大讀書,後來對娛樂圈感興趣,就進入娛樂圈拍了一些電影,但質量相對一般,劇情讓人看了乏味。
和馮德倫,陳鍵鋒拍的《幽靈情書》
曾國祥自知演戲不是自己的長項,轉攻導演界,憑藉之前在導演陳可辛手下打雜,又也做過影視編劇和演員的經驗,第一部和他人一起指導的電影《戀人絮語》就拿到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提名。
而後,那部產生雙蛋影后的《七月與安生》成為他目前得意的作品之一,奠定了周冬雨和馬思純在國內的小花位置,自己也入圍了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提名。
和父親、姐姐一起出席第51屆金馬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不是誰誰誰的某某某
在拍攝《七月與安生》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曾國祥是曾志偉的兒子,就連各種娛樂通稿上,也完全看不出來這位導演是大名鼎鼎的星二代。
大家的聚焦點全部都在周冬雨、馬思純,以及監製陳可辛身上,對這位導演僅僅是一筆帶過。
2015年12月網易娛樂的通稿
曾國祥感情上也很低調,完全不同姐姐和父親的作風,默默和圈內藝人王敏奕談了6年戀愛後走入婚姻。
兩人從戀愛到結婚蠻低調的,婚禮選擇只有好友的小型婚禮來舉辦,博得了大眾的好感。
其實,娛樂圈還有一些隱形的星二代,很多人完全不知道他們爹媽的名字,但他們的的確確也是星二代出身。
剛剛離開人世的胡寶善藝術家,是硬漢胡軍的父親。
胡軍全家福
而胡寶善的哥哥,胡軍的大伯胡松華,著名的男高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的原唱。
胡松華
然而 ,看看胡軍,你很少能看到在介紹他的時候,前綴是「國家一級演員胡寶善的兒子」胡軍,或者是「著名男高音胡松華的侄子「胡軍。
介紹他的,從來都是著名男演員、或者老戲骨胡軍,那是他自己打下的江山。
葛優葛大爺,父親葛存壯也是一名著名的演員,飾演過《小兵張嘎》里的反派龜田小隊長,讓人印象深刻。
葛存壯版龜田小隊長
葛大爺卻比老爺子厲害多了,1993年就拿到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而葛老爺子1997年才拿到,還是最佳男配角。
新一代的星二代也有不少即將有可能超越爹媽的人物,比如歐陽娜娜。
歐陽娜娜簡直是演藝世家的出生代表,父親歐陽龍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線小生,演過瓊瑤劇。
而母親傅娟,能唱能跳,出演過古龍劇和金庸劇。
更有名的是歐陽娜娜的姑姑,歐陽菲菲,響徹日本樂壇的中國歌手,當年鄧麗君想要去日本歌壇發展,最大的勁敵之一,就是她。
歐陽娜娜從小就生活在聚光燈之下,有無盡的人脈和資源,雖然一開始因為「螞蟻競走」和「輟學入娛樂圈」受到了無盡的嘲諷。
但好在力挽狂瀾,以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任何星架子,開創了新一代短視頻Vlog,而重新贏回了不少人的喜歡。
用另一位星二代的話說:要和老百姓接軌才會有人喜歡
之前說星二代的衰敗,有他們自身的原因,父母的原因,而在這裡崛起的星二代,同樣也值得我們研究原因,為什麼同樣是星二代,他們就能彎道超車呢?
01
星二代,基因決定了開局
星相,不僅僅是指外貌,觀眾緣,還包括自身的才華和可發展性。
星相是可以靠後期包裝和培養的,但前期的天賦也很重要。尤其是星二代在娛樂圈沉浸許久,耳濡目染之下,比別人更多了一份入行的機會。
早期的謝霆鋒,雖然稚嫩,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有一副當明星的好底子,和另一位星二代相比,原裝的謝霆鋒年輕是帥的,不輸現在的小鮮肉。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出來另一個星二代是誰
穿個白校服笑起來,學校里最受歡迎的風雲學長也不過如此了。
師從音樂教父戴思聰,同門師兄弟都是梅艷芳、張明敏、劉德華這樣的大咖。
謝霆鋒在戴思聰門下只有短短兩年時間,但謝霆鋒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連戴思聰都承認,謝霆鋒脾氣大,但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所致。
剛出道就被噓聲一片的謝霆鋒就懂得,機會不是時時出現,得自己把握。
這覺悟,比現在不少靠著父母吃飯的星二代要懂事多了。
陳飛宇能順利開啟娛樂圈,也是得利於他的一副好皮囊。
而且,人家即便是靠著父母的基因,也是從左邊的小胖墩,晉級成為右邊的美少年。有了星相,再去努力演技,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國內外都一樣,Angelina Jolie(安吉麗娜·朱莉)也是星二代出身,父親是三料影帝Jon Voight(喬恩·沃伊特),母親是小演員Marcheline Bertrand(瑪琪琳·伯特蘭德)。
小時候的朱莉長相一般,算不上大美女,16歲的一組寫真倒是驚為天人,神韻,身段,絲毫不輸一線女星。
不去做演員,倒是真真浪費了這個性感美艷的外表。
正如小陶虹所說,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星二代進入演藝圈,都是老天賞飯吃,如果沒有天賦,那就可以考慮干點別的了。
02
和父母走的道路,不盡相同
說實話,父母都是真正巨星的星二代,如果依然從事和父母一樣的職業,勢必會有所比較。
星一代給後人創造的那道山,別說是星二代自己,就算是天賦極佳的眾人,都很難跨過去。
看看這麼多年了,衝擊四旦雙冰的小花們有多少,85後的女星都30+了,還是被稱為小花。
大花不死,小花永遠是妃子
星二代想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還得繞路而行。
謝霆鋒雖然後面也走了演員路,但至少一開始他選擇了和謝賢不一樣的歌手路。
到後面影視歌三棲,又加了一個廚子的身份,這都是父親謝賢沒有走過的路。
曾寶儀更是聰明,父親曾志偉,香港演藝圈的老大,香港協會會長,若她是老老實實選擇在香港發展,說不定到現在頭上還是被掛上「曾志偉大女兒」的稱呼。
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雖然也是一出道以相聲作為主業,但和父親郭德綱相比,自知也承認比不過父親。
至少後來上了綜藝,《演員的誕生》、《歡樂喜劇人》,走綜藝路線,倒是開始有了一些名氣。
人吶,還是得有點自知之明,一頭扎到死胡同里,不如換條道再走,也許能摸索出父母不曾有過的成績。
03
成功的星二代極少以父母作為噱頭
打著星二代噱頭進入娛樂圈,也容易被這個稱呼反噬。
謝霆鋒剛出道,幾乎每次謝賢或者狄波拉有戀情,傳媒都率先找到他,所以謝霆鋒特別討厭記者。
曾寶儀也是,曾志偉或者寶媽一有戀情,立刻就找上她,煩不勝煩。
那些真的想要在娛樂圈創出屬於自己名號的人,是不會想以父母的聲譽作為噱頭的。
日本有位被《Vivi》雜誌評為日本國寶級帥哥TOP 1的演員,新田真劍佑,原本名字叫真劍佑,改名和父親有關。
因為他父親是大名鼎鼎的雄霸扮演者,千葉真一。
新田真劍佑不想以父親的名號繼續混娛樂圈,主動離開父親的個人事務所,跳槽到別的事務所,為了自己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年輕的新田真劍佑
包括他的弟弟真榮田鄉敦,也是改了名才進入演藝圈。說實話,這幾個名字擺在一起,說是一家人的確有點勉強,這也是不想靠家裡的表現之一。
真榮田鄉敦
另一個傳奇影星,尼古拉斯·凱奇,也是改了姓氏的。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他的叔叔是大名鼎鼎《教父》、《巴頓將軍》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他們所在的家族,科波拉家族,是美國藝術世家、電影世家,在電影界的地位不亞於政治界的甘迺迪和布希。
國外的星二代如此避嫌,就是不想活在父母或者家族的陰影之下。
並不是說改名就一定能成功,世界並沒那麼簡單,但改名說明他們有勇氣堅持自己,忘記父母帶給自己的榮譽,忘記自己是誰的孩子,重新出發。
娛樂圈裡,血脈是一回事,但能起到主打作用的,還是創造出來的成績單。
04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從最基礎的做起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句話無論是職場,還是娛樂圈都非常適用,槍打出頭鳥。
之前寫過的星二代房祖名,就是出道太高調了。19歲想做音樂,就可以師從樂壇大哥李宗盛。
出道電影就是明星大亂斗的《千機變2》,范冰冰、吳彥祖、梁家輝、twins.....甚至連成龍都為他作配,還拿下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的提名。
然而,我們之前放過最能展現炸裂演技的動圖,還是已經在幾部影視片里摸爬滾打過後的演技,還是一般般。
把星二代當成噱頭來吸引眼球的人,失敗的時候,嘲笑也來得更猛烈。
而有些星二代,則會把嘲笑當成動力,鞭策著自己往上爬。
索菲亞·科波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和剛才所說的尼古拉斯·凱奇有親戚關係。
她是尼古拉斯·凱斯的堂妹,也就是《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親女兒。
一開始也是被父親強捧,出演《教父3》的一個小角色,被罵慘了。在影片想要賣弄風騷又不夠風情,無論是生活閱歷還是專業能力都差得太多。
更傳言這個角色原本是薇諾娜·瑞德的,這讓對她不滿的觀眾,把她投到了「金酸莓獎」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
到這時候,她已經決定要轉行了,去學習繪畫和攝影。十年攝影經驗,給足了她後來轉行導演的底氣。
第一部片子《折翼天使》獲得了好萊塢年輕導演獎,還入選了法國雜誌《電影手冊》2000年的「十大佳片」。
第二部片子創下了神話,拍攝27天,成本400萬美元,收穫北美4000萬、海外75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成就寡姐斯嘉麗·詹森的經典,《迷失東京》。
所以,人生的起點高低有多大用?父母只能當引路人,修行還是得靠個人。
血統帶來的美貌、財富、名聲、成功,看似如此輕而易舉,可事實就是,想要成為最強星二代,就算父母調動所有的資源,要左右觀眾的心,還得自己去討好,去吆喝。
小紅靠捧,大紅則是命了。
上次寫星二代的時候 ,有人評論說:「星二代一定要超越自己的父母嗎?他們難道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嗎?」
我非常同意,星二代不一定要超越自己的父母,他們完全有權利選擇過自己普通的生活。
可是想想,我所說的那些已經雙腳雙手,整個身子都沉浸於娛樂圈的星二代,拿到的資源是頂天的,不是他們目前的作品就能夠拿到的,這並不是甘於平庸的表現。
如果說他們安享普通,沒必要打著父母的噱頭來娛樂圈玩一回變形計,打著「某某孩子」的旗號,賺足了眼球,完了說自己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譬如閆妮的女兒,梁家輝的兩個女兒,她們都沒有踏入娛樂圈,也很少打著父母的名義拿資源、上節目,自然也不會有人以娛樂圈的要求去她們。
生活在聚光燈之下,勢必要比別人更嚴苛一千倍的目光所審視。
如果輕輕鬆鬆就憑自己拿到根本接觸不到的資源,我想,這對於任何人來說,無論是觀眾,還是和他們一起競爭的娛樂新人,都是極其不公平的表現。
設身處地地想,當你的孩子在一個班上表現得足夠優秀,可是老師把所有的稱讚都留給了班上那位資質平庸,但父母是李剛的孩子,你還會覺得,站著坑不挪位的星二代,值得稱讚嗎?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多大的榮譽加身,就得接受多大的審度目光。
沒有人能逃過,星二代亦是如此。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