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入職竟要找35名領導簽字?校宣傳部負責人這樣解釋……

2019-11-29     領導留言板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發帖稱,朋友入職西部某高校後,一直在找12個校領導和23個職能部門處級幹部簽字,至今還沒簽完,並附上教職工報到通知單的照片,除校領導外,還有教務處、科研處、圖書館、辦公室等部門,一共有35處簽字欄。

有記者核實,這張報到通知單來自北方民族大學,位於寧夏銀川市。11月25日,該校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表示,報到通知單需要領導簽字是學校老傳統,目的是讓新入職教師儘快熟悉學校各部門,沒有規定一定要簽完。

領導簽字通常具有審批意味,在下級向上級請示某項工作時,這確實是必要的把關環節。領導簽字就要負責,也是權責對等的體現。本例則讓人挺困惑——新教師正式入職高校,肯定經過了筆試和面試,是擇優錄用、學校審批後的結果。此時,又讓新教師挨個找35個學校各部門領導簽字,難道不會產生「重複審批」的感覺?校方說,這是讓新入職教師儘快熟悉學校各部門。若真如此,初衷是好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對環境的熟悉,需要「水到渠成」,新人往往生澀,領導往往很忙,通過簽字硬將二者「撮合」在一起,未必有效。北方民族大學的校訓是「團結進取,砥礪成才」。該校官網在解釋「進取」時,引用了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惟進取也,故日新」。用白話文說就是,只有進取,才能不斷創新。「簽字」據說是該校的老傳統。對此,只是微博曝料的那名新老師感到煩惱嗎?有關領導總要被新入職的老師登門要簽字,會不會感到「疲憊」?如果今人發現老傳統有不妥之處,理當改革創新。倘若大家明知很彆扭,卻礙於老傳統「不好意思」表達和改變,恐怕不符合「進取精神」,更有些「形式主義」的味道。

2019年3月11日,中辦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半年多時間過去了,2019年年末將至,你身邊是否還存在形式主義問題?

原標題:找35個領導簽字入職不符大學精神

主編:馮亞濤 | 編輯:程興旻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蔣萌

攜號轉網正式啟動!想辦理,這幾項條件必須要滿足

@廣大農民朋友:這份黨中央、國務院的意見,一定要通讀!

霸座、遛狗不牽繩、隨地吐痰......多地立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hsitm4BMH2_cNUg0E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