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5日,是《西遊記》導演楊潔去世四周年的日子。這一天,楊潔導演的丈夫,也就是全劇的攝像師王崇秋來為妻子掃墓,久久地站在墓碑前。其後王崇秋在個人社交平台上發文說,「楊導演離開整四年了,我很懷念她」。
而這段時間,王崇秋正在和多位劇中的好友一起,重走當年的《西遊記》拍攝之路,讓觀眾無限感慨。
說起來楊潔儘管是一位女導演,但她當年在工作中果敢大氣,是很多男性工作者都比不了的。如果沒有她當年的大膽堅持,我們小時候看到的《西遊記》就不會那麼精彩。
這還不僅表現在拍攝方面,在劇中音樂的選擇上,她也做出了很多創新。今天我們就來大概說說劇中的那些經典音樂。
01
說起1986版《西遊記》,你最先想起的是哪段音樂?應該就是那個歡快的帶有電子感的片頭曲。
而就在當年,這段不同一般的音樂風格,是受到包括台領導和很多專家的強烈反對的。普遍批評意見是,這種音樂過於洋氣,沒有突出民族化,既然是古典名著改編,音樂就應該大氣一些,古樸一些,向當時的電視劇《四世同堂》學習。
對此楊潔無法接受,哪怕這些意見是來自台長和專家。楊潔認為,《西遊記》是一個神話劇,不應該受到時代和地域的限制,那些認為應該做成《四世同堂》風格的意見,是對神話的無知。而用電子樂器怎麼就不可以,不是正好可以表現孫悟空上天入地的本領嗎?二郎神的哮天犬追逐孫悟空那一段,用帶有搖滾風格的音樂怎麼就不行?
於是,楊潔堅持了下來,後來我們就聽到了現在聽來依然現代感十足的片頭音樂《雲宮迅音》,就是「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02
楊潔在當時其實非常注重劇中音樂的創作,但對最開始找到的作曲人都不太滿意,直到拍完《計收豬八戒》那集,有人拿著一小段音樂讓她聽,她驚喜地表示就要這個味道。
一問才知道,作曲者叫許鏡清,是劇組中排名第七位的作曲者。工作人員充滿顧慮地說,這個人現在還不是很有名。楊潔堅持說,我不管他有名沒名,只要曲子符合要求就行。
於是,在楊潔的安排下,許鏡清又寫下《敢問路在何方》的旋律,與閻肅的作詞形成絕配。最早這首歌由女歌手張暴默演唱,楊潔認為過於抒情,後來換成蔣大為,楊潔這才感到滿意,這首歌也成為楊潔認定的劇中最優秀的歌曲。
03
由此,許鏡清也成為那時楊潔最信賴的創作者,名不見經傳的許鏡清也為全劇創作了更多旋律,包括豪氣沖天的《大聖歌》,情意綿綿的《女兒情》,還有《杏仙之歌》,也就是《何必西天萬里遙》,還有李玲玉唱的《玉兔之歌》,以及唐僧趕走孫悟空時的那首《這點點愁》。
另外,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時那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每次聽都讓人想掉眼淚。
04
楊潔執導的《西遊記》,成為很多中國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在電視上播了又播,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
作品成為經典,創作者卻在老去和離開。如今楊潔導演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四年整,而當時只有40歲的許鏡清,如今已經是年近80歲的老人了。
他們共同創造的經典作品,永遠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