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11月3日,2019「中國菜」藝術節暨川菜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我市舉行。
記者 張忠苹 攝
會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中國菜」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報告,並授予我市「中國菜-川菜產業研發基地」稱號。期間,眉州東坡·中國川菜創意產業園項目、千禾年產36萬噸調味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和么麻子藤椒產業園項目也正式簽約川菜產業園合作項目。
川菜名廚上台品鑑介紹菜品。雷同 攝
其中,眉州東坡·中國川菜創意產業園項目將有效融合食材分揀、食品加工、集中採購、物流配送、教育培訓、美食體驗、特色旅遊等多個關聯業態,旨在打造建設全球規模最大、業態最豐富的川菜全產業鏈綜合基地。
本次2019「中國菜」藝術節暨川菜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我市圓滿舉辦,也標誌著以「東坡美食」為代表的的川菜已成為了我市的地標名片。
東坡美食
在傳承和創新中發展
「坤維上腴,岷峨奧區。」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氣候,為我市出產名、特、優的食材,提供了天然條件。我市盛產稻米、蔬菜、水果,是有名的「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中國泡菜之鄉」「中國特色農副產品之鄉」。東坡泡菜、丹棱桔橙、仁壽曹家梨、洪雅藤椒油等更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一千年前,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不僅寫下眾多美食佳肴詩文,他還創造了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魚、東坡羹等東坡家宴,極大地豐富了川菜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一千年後,「從眉山走來,為世界做飯。」16歲的王剛,從洗碗摘菜的學徒到知名川菜品牌的老闆,將傳統做菜經驗和現代商業模式相結合,帶領「眉州東坡」走出了一條現代餐飲發展之路。
「在風味人間,用血旺一統江湖。」憑藉味美的血旺起家,經過四代人的努力與打拚,90年的積澱與發展,在川菜領域開疆拓土,「馬旺子」成為了眉山市中餐行業唯一一家被四川省商務廳評為「四川老字號」的飯店。
「傳承不守舊,做最有味的龍眼酥。」在今年的央視中秋特輯節目中,非遺傳承人葉智向全國觀眾展示了眉山非遺美食龍眼酥的製作,將這道氤氳著眉山人情感與牽掛的傳統小吃融入新的靈魂。
東坡美食,在傳承與創新中發展。如今,在「中國川廚之鄉」,我市現有餐飲單位約1萬家,餐飲從業人員4.5萬人,這群會做菜的眉山人,不僅是眉山味道的傳承人,更是眉山美食文化的書寫者。自然精美的食材在這群會做菜的眉山人手中,經過純熟精湛的加工,轉化為一道道豐盛佳肴端上了餐桌。
搭建交流平台
探索川菜產業發展路徑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川菜產業發展,力爭將川菜打造成為餐飲經濟新的增長極,精心打造品牌文化,構建產業標準體系,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大川菜對外開放。
大會期間舉辦的東坡美食大家談、「中國菜」川菜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中國菜」川菜經典品鑑會和「舌尖上的眉山」美食尋味、全民嘉年華與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動,不僅有利於加快我市川菜產業全球化發展布局,還將「東坡美食」打造成為了我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王晉川現場交流東坡美食文化。本報記者 雷同 攝
一座城市,一種味道。屬於眉山這座城市獨有的味道,再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是千古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這裡美食數不勝數,擁有「中國川廚之鄉」「中國東坡美食文化名城」的美譽;眉山川菜歷史悠久,是以「東坡美食」為代表的中國川菜技藝主要傳承地。
「眉山川菜聯盟未來的工作,就是著眼於梳理整個會員企業,整個川菜的全產業標杆企業,我們要建立標準、體系,把川菜的整個產業鏈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這是我們眉山川菜聯盟的宗旨。」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眉山川菜聯盟主席王剛在採訪中介紹,眉山作為蘇東坡的故鄉,東坡美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對川菜和「中國菜」飲食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也是中國烹飪協會決定在眉山舉辦本次活動的初衷所在。
如今,越來越多的眉山籍川廚走出眉山,走出國門。眉州東坡集團、蘇軾酒樓、味道長酒樓、馬旺子飯店等多家本地知名餐飲企業,在國內外開設連鎖店,用積澱千年的東坡美食文化,正俘獲全球食客的味蕾。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林琳 圖片為資料圖
編輯:熊莉
審核: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