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黃金、A股」當選一季度最熱理財詞,江蘇人對理財關注度全國前五

2020-04-17     揚眼

全球疫情揪人心,資本市場風雨動盪,在春節後的「宅經濟」中,老百姓更加關心自己的「錢袋子」,大家對於「理財」的關注度迅速提升,關注度上江蘇排在全國前五。4月16日,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聯合百度指數、北大光華-度小滿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發布「2020年一季度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數據顯示,一季度「美股」、「A股」、「黃金」、「原油」、「債券基金」五大理財熱詞關注度上升最顯著。其中,「A股」關注度環比上漲6.67倍,「黃金」關注度環比上漲1.85倍,「美股」更是因為歷史罕見的多次熔斷,關注度上漲達40倍。

理財熱詞關注度全線上揚

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對股票、房地產、債券、基金、黃金、保險、網際網路理財及原油等理財熱門關鍵詞的搜索關注度進行統計發現,一季度,各類理財熱詞關注熱度「全線上漲」,尤其春節後持續走高,3月中旬達到高點。

整體看來,2020年第一季度理財熱詞「美股」關注度最高,同時「黃金」、「原油」等全球大類資產同樣關注度很高,這表明,大部分時間「宅在家裡」的老百姓,對國際局勢變化十分關注,「美股」在3月份4次熔斷的歷史性事件以及「油價」罕見跌破每桶20美元等都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同時,全球疫情爆發的背景下,老百姓對國內可投資理財產品或渠道,如「A股」、「基金」、「保險」等的關注度亦明顯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美元」、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均與「美股」、「A股」、「債券」等理財熱詞有較強的正相關性,同時「新基建」、「醫療」、「半導體」等關注較高的行業熱詞也與各類理財熱詞有較強的正相關性,說明老百姓在關注理財的同時都對宏觀政策保持同步關注。

「寶寶」破2,A股、黃金、債基、QDII關注度上升

在這個不尋常的2020年,老百姓們越發關心如何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全球資本市場在開年一度出現股市、債市、黃金價格「齊跌」,而後在美聯儲帶動下,各大央行紛紛降息或加大量化寬鬆政策。現階段,大類資產表現暫時回歸平穩,但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仍存在新的不確定性。

回到國內市場,近年來老百姓最熟悉的現金類理財品要數網際網路「寶寶」們,但春節後,「寶寶」們的收益率一路走低,並在4月初破2。正因如此,人們正在更積極地尋找新的理財投資渠道。

數據顯示,國內個人可投資的投資理財品種,「A股」、「黃金」、「債券基金」、「QDII」四大熱詞在一季度的關注度上升顯著。

今年3月19日,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700點,當天「A股」熱詞關注度出現最高峰。A股在3月最後一周出現反彈,相對企穩,更有醫療、新基建等板塊走出獨立行情。「A股」整體關注度在一季度大幅增長了6.67倍,國內股民的「抄底」衝動十分明顯。

國際疫情局勢尚未明朗、全球央行大放水疊加經濟增速放緩之際,黃金的避險價值也再度凸顯。今年一季度,「黃金」關注度快速上漲了1.85倍。

股市震盪,「基金」的關注度明顯提升。一季度,「基金」大類熱詞的關注度環比上漲1.27倍,其中「債券基金」、「QDII」關注度上升最快,升幅分別達到1.56倍和1.54倍,「貨幣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也分別提升了約90%,「基金定投」一詞的關注度也提升了58%,而整體看來,「指數基金」在所有公募基金產品中的整體關注度相對最高。

貨幣政策的調整雖然使得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下降,卻直接利好債市,因此在一季度股市下跌的同時出現「股債蹺蹺板」現象,中證全債指數微漲2.92%。債市行情的上漲使得「債券基金」熱詞關注度在一季度上漲1.56倍。數據還顯示,債券基金中2019年收益率表現傲人的「可轉債」品類在今年一季度整體也保持著很高的關注度,這一熱詞熱度亦升溫81%。

關注度提升的背景下,新債券基金市場發行提速,部分債券基金也因認購火爆而出現提前結束募集的現象。但專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宏觀經濟仍存不確定性,企業經營壓力也逐步增加,因此債券信用風險隨之增多,債券基金的收益穩定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個人投資者選擇產品時應注意,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風險管理能力尤為重要。

此外,3月份美股、原油和中資美元債的暴跌,也讓「QDII」間接大火,關注度少見的在一季度上漲1.54倍。QDII基金是少數可直接投資海外市場的低門檻公募基金產品,雖然因為海外大類資產價格的普跌,QDII基金收益率一季度平均下跌15%。但國內或已經有大膽投資者開啟了浩蕩的抄底之路。基金行業的數據顯示,近期所有投資原油類相關資產的QDII基金已暫停申購,大部分美股和美元債主題QDII基金也額度告急,不是暫停申購就是暫停大額申購。不過「逆向投資」需要更專業的投資理論和經驗支持,普通理財投資者切勿衝動跟風。

同時,春節後突發的疫情也直接刺激了「保險」熱詞的關注度上漲,一季度「保險」熱詞關注度上漲54%,其中「重疾險」和「大病險」的關注度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一季度,「理財」、「網際網路理財」、「理財APP」的熱詞關注度均出現一定上升,或更能直接反應出「宅在家」的老百姓對理財的熱度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明顯提升,也更加注重線上理財渠道。其中部分網際網路平台主推了一些線上「銀行存款」的理財產品,該熱詞的關注也隨之上升了81%。

相對比金融投資產品,「房地產」在理財熱詞中的整體熱度相對較低,其實通過2019年的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歷史數據顯示,房地產大類情緒去年整體呈現平穩走低態勢。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整體關注度相對較低,「房住不炒」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95後對「網際網路理財」、「銀行存款」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宅在家的日子裡,年輕人成為理財主力,85後和90後(25-34歲)以及95後(18-24歲)人群在絕大部分理財相關熱詞的關注度占比中都位列前兩位。

有趣的是,95後人群對「網際網路理財」、「銀行存款」更為關注,人群占比最高,分別達到42.82%、49.98%。由此可見,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新新人類的理財意識培養較早,且低風險理財品對他們而言更易入門,他們也更傾向於信賴網際網路理財平台。

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宅在家裡的男性整體更關注理財市場動向,對於權益類的投資品種尤為關注,例如「A股」、「港股」、「美股」的關注度人群中,男性占比都超過65%。而「原油」這一熱詞中,男性占比更是超過71%。

相對比,女性更關注受託理財,這與2019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也顯示出相同的情況:女性在「基金定投」、「網際網路理財」等熱詞的關注度中占比高於男性;同時,在疫情下,女性對「重疾險」、「大病險」等保險相關熱詞關注度也更高。

在地域分布看,廣東的老百姓理財關注熱情最高,其次是浙江、江蘇、上海長三角地區以及北京。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和浙江人最關注基金;江蘇和河南人最為關注銀行存款類理財產品;黃金最受廣東、浙江和江蘇人關注;廣東、北京、上海則可能是抄底QDII的主力軍所在地。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PD7hnEBiuFnsJQVB8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