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271 部 每 日 一 片
有一類片子,看片名會拒絕,看一眼會上癮,看完後評分接近滿分。
更重要的是,你不止一次看過這樣的內容,每次都無法拒絕畫面的衝擊。
這一類片子就是自然類紀錄片。
BBC作為這類片子的王牌製作方,在2019年快結束的時候,再次推出巨製——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預告片
單看這個片名,好不好奇講得是什麼?
7個世界並非什麼稀奇古怪的地方,而是地球上的7大洲。
把大洲比喻成世界,是想從這個視角來區分萬物。
而星球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
僅播兩集,豆瓣評分9.8,向來嚴苛的IMDb都給出了9.7的高分。
外媒紛紛刊登了誇張的形容話語:
英國每日郵報評價:「此片在視覺上非常壯觀,攝影美得近乎抽象。」
衛報評價道:「稱該紀錄片華麗又感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這部電視系列片,是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
這片到底多神奇?直逼滿分?
看完第一集,V姐明白了,不是片子神奇,而是自然太神奇了。
甭管BBC拍過多少類似主題的紀錄片,每次只要戴維·阿滕伯勒的聲音一出,再搭配4K高清畫質,你就會被拍攝到的畫面折服。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第一站選擇了南極洲。
這裡是七大洲中最寒冷的地方,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幾乎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僅存的動物們也只能依賴海洋生存。
0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是不可逆的自然規律
韋德爾氏海豹
就是僅存動物中的一種。
極高的溫差是小海豹們來到世界的第一考驗。
離開海豹媽媽溫暖的子宮,應對零下40攝氏度的超低溫。
新生的小海豹一點都不好過。
更不好過的是,它們在出生後的10天內不會游泳。
寒風凜冽的冬天,不會游泳意味著瀕臨死亡。
跟陸地上的溫度比起來,水下的溫度要高很多,
所以下水是海豹們唯一活下去的方式。
跳下水自保?待在岸上陪孩子挨凍?
海豹媽媽的選擇你一定想不到。
只見它挪動自己笨重的身體,滑入水中,留下孩子獨自接受寒風的考驗。
自然的殘忍從此刻開始,生存的本能無關乎血緣。
10天過後,海豹媽媽從水裡出來,檢查留在岸上的孩子。
命大的挺過一劫,不幸的活活被凍死。
信天翁
海豹媽媽的狠心不是這個世界裡最不靠譜的,信天翁的做法才叫一絕。
它們認親的方式,十分獨特。
灰頭信天翁的雛鳥才四周大時,父母就要出海覓食。
雛鳥們扛過了寒冷,還有大風的考驗。
信天翁父母外出時,雛鳥很可能被猛烈的海風吹出鳥巢,抵抗力差的還沒等爸媽回來就會凍死在鳥巢外。
而那些好不容易等回父母的雛鳥也並非幸運,
它們還將面臨著嚴苛的認親挑戰。
因為,信天翁不是通過聲音、氣味等傳統方式相認的,
他們依靠鳥巢來認親。
只要雛鳥在鳥巢里,不管是不是親生孩子,
成年信天翁都會當成親孩子來對待。
相反,即便是親孩子,但在鳥巢外,成年信天翁也會視而不見。
你會看到為了得到成年信天翁的庇護,雛鳥們拚命頂著寒風爬進鳥巢。
另一邊,則是被凍死的屍體,為了活著,每種動物都拼盡全力。
環境的惡劣,導致沒有一種動物可以幸免於難。
巴布亞企鵝
儘管它們不會面臨被父母拋棄或不認的情況,
但還有其他嚴峻的考驗等待它們。
那就是覓食。
大面積的浮冰阻礙了它們的行進,但卻幫助了死對頭豹海豹們。
下水就會被迅速吃掉,不下水巴布亞企鵝也只能被餓死。
進退兩難,是巴布亞企鵝的現狀,它們只能殊死一搏。
明白企鵝的苦衷,豹海豹只管跟它們逗趣,明明一口就能吃掉,卻故意放走它們,看著企鵝驚悚、鬆一口氣再到被捕。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大自然面前,沒有抱怨二字,只能接受並應對各種狀況。
儘管這裡的條件跟其他大洲沒法比,但不缺乏可愛的瞬間:
海葵大戰水母,最後因水母輕敵,輸給了數量多的海葵;
雌雄同體的海蛞(kuo)蝓,交配的時候找到任意一個同類即可,問題是它們沒有眼睛,找到同類都是個很難的事情 ;
沒褪毛的王企鵝,實屬南極洲上最皮的熊孩子,趁父母不在,聚眾玩毛毛,還時不時騷擾一下熟睡中的海豹,等父母回來了又爭先恐後地上去撒嬌;
還有最可愛的它們——
南露脊鯨
別看它們有60多噸重,內心卻十分善良。
天性好奇,毫無戒備心。
甚至常常向捕鯨船和人類示好,這種「討好型性格」正中壞人們的圈套。
短短几十年,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獵殺。
只有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了下來。
讓人心疼的是,
明知道壞人們會要了自己的命,它們還是對人類保持溫和、友好的態度。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日本、挪威和冰島除外。
南露脊鯨的數量才逐漸回升到2000頭。
不出意外,幾乎每部自然類紀錄片在展現萬物頑強又神奇的生命力時,會提到人類對它們的致命干預。
不禁發問,這個世界這麼美,真的忍心破壞嗎?
有人破壞,就有人保護,把這些記錄下來,也是保護的一種。
02
這些肉眼可見的美景多虧了他們
跟以往自然紀錄片不同的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每集的最後加入了攝影師的拍攝花絮。
我們能看到,這些震撼的畫面是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後被記錄下來的。
比如,
在南極洲象海豹狂暴血腥的交配時節,直觀看到腎上腺激素分泌後的衝動。
拍攝這個畫面的攝影師帶著一台相機和腳架,站在周圍都是海豹和企鵝的一畝三分地。
眼看著象海豹火速前來,攝影師搬著相機火速遁逃。
一路躲閃,一路尋找最佳拍攝方位。
另一邊負責拍攝王企鵝的攝影師好很多。
這群小可愛,似乎對突然乍到的人類很好,俏皮地互動著。
BBC的競爭對手Netflix專門出品了一部講述幕後攝影師的紀錄片——
《我們的星球:鏡頭背後》
開頭滾動的數據,準確說出了這群人的付出。
4年拍攝時間
涉及60多個國家
3375個拍攝日子
40萬小時遙距攝影監控
6600次無人機飛行
海上911天
潛水2000小時
600個工作人員
還記得V姐之前寫《我們的星球》里那個觸目驚心的鏡頭嗎?
無數海象從懸崖上摔下來,遍體鱗傷。
攝影師在拍攝這一幕時,也被驚到了。
十個攝影師擠在一個透風的小木屋內,一個晚上過後,屋外被密密麻麻的海象包圍。
沒辦法,苦逼的攝像師被擠到了屋頂,忍著大雪、冰雹拍攝。
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這群海象摔死在自己面前,什麼都做不了。
淚水早已掛在他們飽經風霜的臉上。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里一個攝影師也曾痛哭抽泣,看到這群可愛生靈的境遇,情不自禁。
為了在深海拍到鯊魚群,攝影師需要身穿防咬鏈狀護甲。
這種護甲,自重就很沉,下水後還要穿上潛水服、護甲、氣罩,再扛起攝像機,配合照明師打燈,快速游泳,才能追上鯊魚的腳步。
我都想替攝影師說:真的太難了。
在深海鯊魚群中穿梭,除了不寒而慄和緊張沒有多餘的心情。
除了這些驚險的時刻,更多時候他們需要等待。
等待動物們的遷徙,等待天氣的變化,等待捕食的過程,等待下個驚喜……
透過他們的鏡頭,可以看到多樣化的自然現象和聞所未聞的自然奇蹟。
或許,只有真正熱愛這個星球的人,才可以耐住嚴寒酷暑、危險生死拍攝一隻螞蟻的進食、一頭鯨魚的求愛、一群企鵝的搬家……
很多人問他們為什麼不放棄,
問紀錄片王牌解說、製作人戴維·阿滕伯勒 93歲還不退休?
阿滕伯勒只說了一句:
因為我們對自然界了解得還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這部良心紀錄片,能喚起更多人對七大洲和地球的保護意識。
你最喜歡看的自然紀錄片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