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為何選「外人」繼位,原因無奈,不過既獲聲譽又未流失權利

2020-09-11     王春秋史

原標題:宋高宗為何選「外人」繼位,原因無奈,不過既獲聲譽又未流失權利

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傳承之中,除了浩如煙海的文物可供後人欣賞外,其中政治文化就更是有趣,而上古時期的三位部落首領堯舜禹留下來的,受人敬仰的「禪讓制」更是受人推崇。但是,大家也都明白禪讓制雖有優點,但是讓不讓還是首領說的算,而真正的禪讓也在大禹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

其實,後面的歷史之中還是存在著好幾次的禪讓,比如劉嬰將皇位禪讓於王莽;東漢漢獻帝劉協禪讓給曹丕;曹丕的後代曹奐又將皇位禪讓給晉武帝司馬炎。至於禪讓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是有了解,下面也就不再贅述。如果按照原因分類的話,因為前面幾個都是

針對「外人」的外禪,當然也還有內禪

,比如唐高祖李淵禪讓唐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禪讓唐玄宗李隆基等等。

但是不管前面提到例子中的外禪還是內禪,特別堯舜禹之後的禪讓動機大家也都是清楚的,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讓出皇位。

而下文為大家介紹的宋高宗趙構則與前面說的幾位皇帝的情況很不一樣,因為

趙構禪讓的時候還是大權獨攬的狀態,根本沒有哪個權臣能對其皇帝之位有半點威脅,那麼趙構又為什麼要主動的選擇退位呢?

一、表面原因

趙構萌生「退意」的想法主要發生在紹興三十二年的一件事情。

這年的二月份,

趙構剛從親征抗金的前線戰場上返回,而這次回來還沒多久的時間,馬上的就展現出了自己打算退位的意圖。

趙構的想法剛一露頭,右相朱倬馬上就表示反對,還說突然的退位很有可能會再度造成當年「靖康之恥」一般的事情,所以還是從長計議,可是趙構只是呵呵一笑。

四個月後,趙構正式讓位於趙昚,稱為宋孝宗。

趙構對這次讓位的解釋一共有兩點,其中之一是自己已經有50多歲了,歲數大了而且身體也不太好,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一點原因則是來自自身的主觀原因,他說從太祖皇帝到現在,每一位先帝的在位時間平均也就是二十年不到,而自己已經是當了三十六年的皇帝了。

趙構認為自己已經到了應該退休的年紀了,而且自己在位這麼久,也需要有一個年輕人來給國家重新注入活力了。

綜上所述,趙構最後還是下定了要退位的決心。但是,只要對那段歷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都知道,趙構的話根本就不是真實原因。

下面再根據趙構的兩條理由,一一作出反駁。

先說趙構的身體情況。趙構退位時是56歲的年紀,在古代來說確實是不小了,就算是身體出一些小毛病也實屬再正常不過。但是,趙構可是真真的又過了二十五年的奢侈生活之後,才終於與世長辭。

宋孝宗在位第二年的時候,還曾經和大臣們談論過關於趙構的晚年生活狀態,

宋孝宗說:「太上年近七十,而步履仗食如壯年時」。

然後再說趙構的有些厭倦的工作態度。按現代社會來看,好多人工作了大半輩子後,等到好不容易才退休時,大多都會選擇養些花鳥魚,或者是出去旅遊享受生活。雖說趙構也有這些活動,不過關於在國家大事上面,也經常能夠看見趙構的身影。

關於此,史書上面就有一段相關記載。

有一次,孝宗罷免了一位貪贓枉法的知州,而趙構卻想要給其官復原職。正常說來,孝宗能免其死刑就算不錯了,如果真的官復原職,還讓文武百官們怎麼看。

不過,趙構發現自己的意見未被理睬後,頓時勃然大怒,而且馬上就將怒氣在一次飯局中發泄了出來,而且還叱責孝宗無視自己。於是,孝宗只好按照老爺子的意思去辦了。

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好多關於趙構干政的記載,

趙構雖然退位,不過更類似與後來慈禧垂簾聽政的意思,真正的國家大權還是掌握在其手中。

由此來看,趙構的兩條理由真的就顯得是非常蒼白了。

二、議和失敗

前面提到,趙構是在紹興三十二年從前線回來後,才開始萌生退意。

就在趙構要退位前一年的時間,當時的金朝皇帝完顏亮撕掉了兩國先前簽下的友好合約,決定發兵攻打南宋

,而這件事也給趙構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陰影。

南宋建立初年,重新拿下故國領土並收回中原,也一直是整個朝堂最大的願望。紹興元年時,南宋的時任宰相為歷史知名的大奸臣秦檜,

秦檜的策略是「南自南,北自北」

,意思就是失去的領土也不要了,要金、南宋和齊並存。

說起金國大家都知道,不過這個齊又是哪呢?話說當年金國異軍突起,滅掉遼國之後,面對突然擴張來的這麼大領土,光是憑藉自己民族的女真人也實在是不好管理,於是就專門找了個偽政權幫助自己料理。所以,這裡的齊往往也被稱為是「偽齊」。

而南自南,北自北,就是說金國、偽齊和南宋分治。

但是,趙構本來還是有一腔熱血的,又怎會聽從秦檜這種胸無大志的意見。於是,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秦檜就被撤職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消逝,趙構的熱血慢慢也就涼了,不但是不願多管國家大事,還一門心思希望金國能停止侵略的腳步,希望求和,而具體做法就是

殺岳飛,重用秦檜,興起文字獄,大力推行白色恐怖。

秦檜死後,有些人終於敢站出來要求對其展開死後清算,不過趙構卻總是表面附和著大家的意思,不過另一邊卻給

秦檜授予了「忠獻」的諡號

,還親自前往秦檜的家中為其祭奠,甚至還在秦檜的墓前親筆寫了八個大字「決策元功、精忠全德」,仿佛秦檜就是一個大功臣一樣。

總歸來說,從其對於秦檜死後的一系列行為來看,肯定對秦檜的政治理念是肯定的態度,而且

議和也是趙構的主要政治理念

。趙構不惜一切代價的求和,而且後面都已經是得到了金國的同意,可是完顏亮最後又高舉起了侵略的大旗,所以這種對內心的深層次打擊,也真的是讓趙構無法接受。

就在金國入侵的前一年,還專門派出使節抵達南宋都城臨安,傳遞了徽宗已經故去的消息,隨後這位使節又當著眾臣的面大罵了趙構幾句。趙構雖慫,可是心裏面也是有著自尊心的,特別是這些事情發生過後,趙構竟然不是懲罰金國使節,而是直接跑到了屏風後面暗自哭泣。

換成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殺人誅心!

趙構幾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所有的和平都是以無條件的議和換來的,而自己當初為了議和而付出的努力有多大,經過金國使節這麼一鬧和完顏亮舉兵南下,就會愈發覺得自己當時一切的行為有多麼的可笑。

金國南下,南宋根本無力抵抗,而替罪羔羊秦檜又已經死了,於是所有的「鍋」都只能是由趙構一人來背了

雖無內憂,可是在外患巨大的局面下,趙構思來想去之後,還是認為只有禪讓才是最佳的甩鍋方式。

真當趙構禪讓之後才發現,原來不但是沒有了煩惱,而自己反倒被人捧到了堯舜禹一般的高度。

三、攝政太上皇

趙構雖然禪讓,不過任何人對於權力的慾望都是強烈的,所以趙構在禪讓的人選上也是很有講究的。

趙構之所以選擇趙昚,也就是後來的宋孝宗,首先因為他是屬於太祖趙匡胤的後脈,不過趙匡胤血脈一族的勢力早就不行了,而且趙構與趙昚的血緣關係也都是拐了五個彎還多。

趙昚繼位之前,首先沒有文官作為自己的背後支撐,武將方面更是沒有什麼基礎。所以說,趙昚要想掌控朝廷和治理國家,還得是要藉助於趙構的幫助才行。

而趙構通過禪讓獲得了聲望,實際上手中的權利卻一點也沒有流失掉。

趙構本是屬於宋太宗趙光義一系,可是趙構卻將皇位傳給了太祖趙匡胤的血緣後代,而這種「胳膊肘向外拐」的行為,自然也就會容易招致同屬於太宗後代子孫們的不滿情緒。

這種情況也是很好理解,不過

趙構親子早夭,自己又在苗劉兵變中因為過度驚嚇失去生育能力,其餘皇室宗親們又在靖康之恥中盡被金人擄走。

就在趙構因為皇位人選為難之時,就有人提來從太祖一脈尋找繼承人的建議。

趙構對此也是頗有為難,直到一個大臣說太宗繼位時,太祖的後裔還能得到優待,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祖的後裔中的一部分人都已經淪為了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古人都是迷信的,太祖才是真正建立大宋的人,不過子孫後代竟遭如此境遇,所以就也被人們認為是太祖就不再保佑大宋了。尤其是,一直以來就有一種說法是,

當年光宗趙光義是「弒兄繼位」

,這就更加讓趙構堅定了選太祖一脈登基的決心。

不過趙構也有自己的憂慮,萬一等到自己駕崩的那天,僅僅憑著一道宣布遺詔的聖旨,到底會產生多大的效用。所以,為了穩定政權,選擇禪讓皇位,以太上皇的身份在後方坐鎮就顯得作用很大了。

事實也證明,趙構的這一舉動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趙構雖然攬權,不過也是確保趙昚政治環境穩定的必要條件。

不過趙昚確實也比較爭氣,雖然沒能挽救南宋,不過其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大力啟用主戰派人士以圖收服中原,而且為岳飛平反了冤假錯案,還被後世普遍認為是整個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9TCenQBURTf-Dn5q3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