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唐朝詩人、文學家羅隱的評價,用「執著」來形容太恰當不過。一生應進士考試十二三年,全部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簡直太執著了。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羅隱的詩,其中不乏千古名句,看完你絕對熟悉。
羅隱生於唐末亂世,出生地點在杭州,幼年時期便名震四方,長大後被鄉里鄉親寄以厚望,走上仕途可謂名正言順。但命運與羅隱開著玩笑,年年應考,次次名落孫山,他的這一經歷也銘記於歷史,後人提到羅隱就不得不提到應考的悲慘經歷。
奔波大半輩子,直到羅隱55歲的那一年,回到錢塘後,才謀得一官半職,這也得益於他的恩人錢鏐。羅隱深知知遇之恩,竭力輔佐,頻現計策,敢於進諫。
羅隱與前輩詩人溫庭筠、李商隱合稱「三オ子」,他個性鮮明,性格孤傲,也是一位極具創造力和具有傳奇色彩的詩人,不乏一些流傳至今的詩句,膾炙人口,成為不朽的經典。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據記載,羅隱現存詩歌500餘首,多以五七言詩和雜言詩為主,題材更多是尖酸刻薄,針砭時弊為主。在亂世,曲折的經歷,加之桀驁不馴的個性,讓他的詩歌給人一種剛正不阿及一股浩然正氣之感。
羅隱的詠物詩也頗有特色,用詩對當時權貴的冷嘲熱諷;他的詠史詩議論歷史成敗,對現實加以諷刺。由於出生在唐末亂世,他的詠史詩很少歌頌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更多詠嘆當下興亡之事。
羅隱不僅是唐末著名詩人,在諷刺散文方面也卓有成就,而且歷史地位要高於他的詩歌。散文以《讒書》為代表,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羅隱與皮日休、陸龜蒙是唐「一趟糊塗的泥塘里的光芒」。
強烈的諷刺形是《讒書》特色,題材廣泛,手法多樣,涉筆成趣,是藝術性超高的作品。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羅隱的十首詩吧,一起感受這位唐末文學家文字的魅力,相信你一定會對其中的某一兩句詩句特別熟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8tdOHQBURTf-Dn5xRZ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