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不吃海鮮,所以大腦不發達?新證據表明他們天天吃

2020-03-30     廁讀大歷史


很多人相信,吃海鮮的人比吃肉的人聰明,因為海鮮中含有Omega-3脂肪酸,它是大腦發育的必備物質。

過去,科學家相信尼安德特人愛吃肉,但是從不吃海鮮,所以他們沒有我們的祖先聰明,但現在新的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吃得海鮮比我們的祖先還多。

過去,歐洲的尼安德特人遺址缺少海洋食物的殘留物,而同一時代,生活在非洲的現代人類的祖先,卻留下了大量的海鮮殘渣。由於海洋食物中的Omega-3脂肪酸含量很高,有助於大腦發育,因此人們認為,飲食上的差異,尤其是對於海鮮的嗜好,促使現代人類形成了高級認知技能,這是尼安德特人不具備的。

然而,所有科學家都明白一個道理:缺乏證據並不意味著沒有證據。

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由於冰蓋的移動以及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歐洲的海岸線並不像現在一樣規整,而是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樣子。位於葡萄牙里斯本以南20英里的一個海邊洞穴Gruta da Figueira Brava(GFB洞穴),由於地處山腰,因此得到了獨特的保護,沒有受到海水侵蝕。

大約10萬至8萬6千年前,尼安德特人就住在這個洞穴中,對他們來說,洞穴口離海邊就幾百米,所以他們不可能不吃海鮮。

巴塞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挖掘了該洞穴,他們驚奇地發現了眾多海洋生物化石,表明尼安德特人一直在享受海洋動物的美味。

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動物的殘骸化石,包括貽貝、蛤蜊、螃蟹、鰻魚、鯛魚,還有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豚和海豹,以及大量的海鳥。

這些動物的遺骸密度之高,可與末次冰期在非洲生活的人類祖先洞穴中的食物殘渣數量相媲美。而且就螃蟹和魚骨的數量來看,尼安德特人比現代人的祖先更喜歡吃海鮮。

當然,尼安德特人並不只吃海鮮,這個洞穴中還發現了鹿、山羊、馬、野牛,以及其他陸地動物的骨骼。除了肉,尼安德特人的菜單上還種有各種植物,比如橄欖、無花果、各類堅果。他們大量收集食物儲存在洞穴中,以便能夠安然度過冬天。

GFB洞穴的發現,更新了歐洲尼安德特人的食譜,證明了他們對海鮮的依賴,與之前的想像不同,尼安德特人吃掉的海產品似乎比現代人類的祖先還多,由此來看,認為「尼安德特人不吃海鮮,所以大腦不如現代人類靈活」的觀點不攻自破。他們的大腦比現代人類大,很有可能也更加聰明。

很多科學家認為,對現代人類來說,尼安德特人並不是陌生人,他們曾跟我們的祖先混居在一起,我們身上還有他們的基因,所以他們並不是野蠻人,從某種角度說,他們也是我們的祖先。

你對尼安德特人吃海鮮怎麼看?

歡迎點贊、留言、轉發!

您的關注將支持我發布更加優質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7NLNHEBiuFnsJQVY9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