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前方戰「役」 ,好老師、好居民後方保障

2020-03-02     准格爾旗發布

#內蒙古在行動#,#共抗疫情鄂爾多斯在行動#

疫情防控期間,准格爾旗一位中學老師自發為志願者們提供一日三餐。平日裡,他是學生們的郝老師;現在,他是大家眼裡的「好」老師。

准旗第五中學教師郝望全

上午10:00,記者來到了准旗第五中學教師郝望全家中,雖然還不到午飯時間,但是郝望全家中卻早已香飄四溢。為了讓一線志願者們早早吃到香噴噴的飯菜,郝望全與妻子每天早早的就開始準備了。

郝望全說到:「每天早晨9點就得開始備料,因為我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人多的時候得做兩鍋,分兩次兩批往出做。平時做燴菜、燜面、雞腿、豬骨頭、燉羊肉,就這麼些家常便飯。」

郝望全是一名老黨員,在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與妻子來到小區卡點,做起了志願者。但是由於上級規定教師不參與一線防控堵卡,所以他僅值了一天勤,便被要求回家。一心想為戰疫做點貢獻的他,便決定與妻子給一線志願者們提供一日三餐。

准旗第五中學教師郝望全:通過幾天值班感受到值班有7點上班的,還有下午2點才下班的,下午2點上班,晚上11點多才下班,連飯都吃不上。後來我和老婆合計了一下,一線上不能的話,咱們後勤上給,志願者們無私奉獻沒有一分錢,咱們給送著吃點兒飯,最起碼讓他吃點熱乎飯。再一個我也是黨員教師,更應該在國家危難時刻在疫情非常時期,應該是起一個模範帶頭作用。


准格爾經濟開發區居民李俊

與此同時,居民李俊也在家裡忙碌著,她為志願者們做了手撕包菜和紫菜蛋湯,開了幾十年飯館的她,有著一手好廚藝。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飯館不能開門,她便在家發揮特長,給一線志願者們做飯,也算為國家為社會做點貢獻。

李俊說:「給他們一線人員做點貢獻,做點兒飯,他們也挺辛苦,起早貪黑,我希望這個疫情早點過去。

正午時分,忙碌了一上午的郝望全夫婦和李俊將精心準備的午餐送到了鎮區各個一線卡點,志願者們吃著香噴噴的飯菜,心裡格外暖心。

准格爾義工協會沙圪堵分會志願者陳婷說:「每天都有熱心的居民給我們送來可口的飯菜,我們還是感覺到心裏面特別溫暖,而且他們的飯菜每天都變著花樣給我們做,感覺挺用心的,我們也從心底里感覺特別溫暖。」

類似的善舉在准格爾經濟開發區隨處可見,志願者、熱心居民與各單位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為家鄉築起了嚴密的疫情防控網。

圖文:王麗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vfRm3AB3uTiws8KdE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