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再站一班崗!

2020-04-19     准格爾旗發布

「麻煩您測一下體溫,謝謝配合。」「我來教您掃碼註冊電子通行證。」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藍天街道鐵北社區,居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身穿迷彩服的忙碌身影。作為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的一名普通職工,單德鵬雖然忙得不可開交,卻樂在其中,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每次穿上迷彩服,他總能回想起21年前入伍時的感覺。



每一個和單德鵬接觸後的人都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充滿幹勁的同志十級傷殘。前些年,因為意外,單德鵬尾骨斷裂,雖然後期恢復治療及時妥當,但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很多後遺症,久坐或長時間站立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單德鵬每天隨身攜帶的小藥盒裡裝著幾片鎮痛片,單位里做好本職工作之後,下班就去社區幫忙做志願者,身邊的人好幾次看到他匆匆就著涼水或乾咽下藥片後就立刻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1999年,18歲的單德鵬如願入伍,服役於內蒙古興安盟武警部隊,2000年榮獲嘉獎,2002年榮獲優秀士兵,2003年榮獲三等功,2004年7月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4年11月退伍後,他進入准能集團露天煤礦工作,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哪裡都是戰場、人人都有責任。疫情暴發後,准格爾旗退伍軍人事務局組織了退伍軍人應急隊。「2003年非典時期我在部隊,一直就是站崗執勤,雖然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但總感覺沒為疫情做什麼實際事,今年看見電視上新冠肺炎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我心裡也焦急,這個時候不上,什麼時候上?」。單德鵬和已經退伍的戰友們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志願服務。單德鵬所在的鐵北社區共有樓房20餘棟,常住人口1100餘人,是很早的一批老小區,小區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而且很多老人的兒女都不在身邊,從大年初三開始,他往返奔波於單位和社區防控第一線,社區累計工作100多個小時,幫助登記人流信息3000餘條,疏導車輛和耐心勸解更是不計其數。


「小單,真是辛苦你了。」社區的劉大姐每每看到單德鵬過來幫忙都很感激。「疫情期間,社區內每個居民都必須註冊電子通行證,考慮到社區內很多高齡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單德鵬便手把手幫老人們註冊。


單德鵬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每天18點下班回家,匆匆忙忙吃過晚飯,雖說按要求20點上崗,但他總是19:30準時到達,為的是既可以跟社區工作人員熟悉一下小區的人員情況,二來也能讓其他志願者早點回去休息一會兒。「老人們大多有外出散步或買菜的習慣,這時候就需要有更多耐心去和老人們溝通,不忙的時候我還是儘量幫他們跑跑腿去買點菜,畢竟有退伍軍人的這個身份,老人們也都很放心。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初期,社區居民對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了解還不夠深入,小區返回人員也比較多,工作難度較大。「記得有一次晚上十點多,有一家三口從外地回來,社區規定是晚上十點就禁止一切人員進出,我當時很緊張,量體溫、登記、查看隔離手續、核實相關證明,前後將近半個小時,這家人進不了家可怎麼辦?好在最後和相關人員請示後還是回去了」。


身著迷彩服時他是退伍軍人,工作中他是一名油槽車司機,疫情防控期間累計給礦用設備加油818000餘升,生活中他又是一個孩子的平凡父親,每晚12點才能結束所有工作的他極少有時間陪伴孩子。談到妻子和9歲的女兒時,單德鵬滿心愧疚,是的,這段時間的陪伴確實是太少了,但想到疫情防控,他又總是說:「我再站一班崗,沒關係……」


「近期,國內疫情形勢向好,很多人疫情防控的意識便減弱了,防控的級別雖然下調了,但防控的意識可不能下調,大家還是要堅持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維護好當前疫情防控成果,迎接最後的勝利。」單德鵬勸告大家。


來源:准格爾旗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0ZsmHEBfwtFQPkdON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