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牌雲集、網紅餐飲聚焦…機場「打敗」購物中心

2019-11-22   中購聯

文章來源 | 中購聯-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水平升級,航空出行越來越多的走進尋常百姓家,機場的功能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機場已不再只是飛機停靠和出發到達的站點,硬體設施一流,購物、餐飲、娛樂一個不落,讓人們體會到機場不只是用來候機,還可以吃喝玩樂購,機場正在由交通樞紐向城市時尚生活地標轉型。

交通樞紐

向城市時尚生活地標蛻變

9月25日,正式開始投運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備受矚目。作為「新國門」,大興國際機場以「壯美的外形、硬核的科技」收穫到滿滿的讚嘆,甚至被國際媒體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與此同時,商業部分規劃零售資源總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涵蓋300多家零售店鋪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被認為越來越不像機場,是一個被零售、美食包圍的時尚秀場,成為北京商業新地標。

近年來,隨著零售行業變革,新消費模式逐漸形成,機場商業作為樞紐商業載體正在向類購物中心模式發展。

據戴德梁行《大航空新機遇》報告中顯示,東京機場、香港機場和雪梨機場的非航收入占比分別達到了74%、66%和57%,非航收入中除去廣告業務,最有發展價值的就是機場商業。

大客流一直是機場商業的天然優勢,吸引著眾多品牌入駐。據《第一財經》數據顯示,國內機場的商戶數量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406家、北京首都機場400家、昆明長水國際機場308家、上海浦東機場290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229家。從最早期的特產、手信等出行消費場景,演變成了類似城市商業的「消磨時光」。

機場素來是餐飲和零售品牌的聚集地,國內機場從知名大牌到國內潮牌,從新銳網紅到傳統老字號,從黑科技到文創潮玩,帶來不同的購物體驗。據不完全統計,從國家博物館到大型室內景觀園林,從美容沙龍到膠囊賓館,國際機場更是花樣十足。

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細看機場業態新趨勢

位於珠江口東岸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自1991年10月正式通航以來,航空客、貨運業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934.7萬人次,同比增長8.2%,位居全國第五位。

機場吞吐量迅速增長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帶來客群結構的大眾化和需求的多元化。從客群結構來看,目前的機場客群慢慢由服務「金字塔「塔尖的高收入商務人士為主,逐步轉變為「橄欖型」結構,更多考慮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這意味著,機場商業也要向扁平化、融合化發展。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將200+國內外知名品牌進行有機組合,涵蓋了時尚品牌、餐飲美食、便利店、手信店等多元業態,還引入科技、文化、網紅餐飲、新零售等創新業態。

精心混搭後的不同業態,營造出新鮮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機場商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表中可獲取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與前沿商業接軌,不斷提升品牌的豐富度,機場商業在內容上與購物中心更為貼近,正向類購物中心化發展。

它融合購物中心的運營理念,提供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服務,從「吃喝玩樂購」多方面提升旅客作為消費者的幸福感。

機場商業興起的背後邏輯

時下,機場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巨大引擎,機場商業的興起絕非偶然,它的背後是機場、品牌、消費者多方力量的誘發。

旅客吞吐量持續增長

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機場主要生產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2億人次,完成126468.9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0.2%。

北京首都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10098萬人次,成為中國第一個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的機場。考慮到北京首都機場400家的商戶數量,可以清楚地計算出,旅客與商業資源配比每百萬人次客流擁有的商業資源不足4家。

在商業的世界,流量意味著商機,旅客吞吐量持續增長,帶來更多樣的商業零售需求和市場空間,從而促進了機場商業的繁榮。預測未來,機場非航收入,尤其零售業務還將迎來高速增長。

品牌曝光度需求增大

隨著機場商業環境的成熟,越來越趨商圈化,開設機場店成為眾多戰略重地。機場人群覆蓋面廣、人流量大,出入機場的旅客多為「學歷高、品味高、收入高」的「三高」人群,他們在社會地位、消費能力、傳播力度等方面,更有影響力。

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品牌中,在機場投入廣告甚至打造機場店,帶給旅客愉悅購物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宣傳和推廣品牌的作用,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在筆者看來,品牌開機場店,更多看中的是門店帶來的附加廣告價值。

旅遊業火熱推動免稅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長,出境遊人數逐年增長。同時,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及自然風光,也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 2018年全國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出入境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國際航線熟練的快速增加,甚至國家相關政策扶持補貼,這為免稅零售業務創造顯著的機會。

消費者需求覆蓋廣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的層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機場商業從滿足消費者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礎上,逐漸關注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機場在進駐品牌、商業業態、商業空間布局等方面需要創新,力求差異化。

例如:同一品牌在機場的產品與購物中心存在差異,甚至出現機場限定款;「機場+網際網路」的黑科技商業業態正在興起;引人流連的店鋪裝潢、新穎有趣的娛樂體驗等商業空間布局……這些打造舒適愉悅的購物舉措,可以激發旅客的衝動消費因子,提升旅客消費意願。

以特產、手信等為主的傳統機場商業模式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業態:餐飲、購物、娛樂、休閒……機場恢宏的外表下吸納著越來越多的消費內涵,越來越像一個綜合性的Shopping Mall。

機場作為城市的窗口,是這座城市的縮影。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機場商業正在細分業態,為人們出行便利,展現城市的魅力和活力的同時,也在加強休閒娛樂業態,增添商業活力。

在如同一個新型「商圈」的機場內,寬敞舒適的環境、同城同價的餐飲、豐富多樣的商品,公平公道的價格、各得其所的消費、細心周到的服務、娛樂歡趣的體驗等,在構建新型機場的道路上都是考量因素。試問:作為旅客的您,哪些需求還沒得到滿足?

| 合作 | 投稿 | 宣傳 |

請加微信 13581840631

中購聯成立於2002 年 , 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購物中心行業服務組織,擁有權威的會展、研究、培訓、智庫、傳媒等多個行業領導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