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尾盤半小時」出現這走勢,建議滿倉持股,後市有大幅拉升行情

2019-09-10     交易華爾街

交易中的「人性」是啥?

概括起來就兩個——貪婪、恐懼。「反人性」,反的就是這兩個。

如何克服?估計也只有靠紀律了吧,還能有別的方法嗎?如果有,儘管說出來,哈哈。但這有個前提——你的策略必須是有效的。其實,交易者從新手逐步成長為老手的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時是一起來的。不是先遇到一個,解決了,再遇到下一個問題,不是這樣的。

比如一個初級趨勢交易者,拿不住單子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兩點:

第一、怕虧

止損空間設的不合理,頻繁止損,慢慢的主觀改變了策略預期方向,之前的合理判斷都廢了,因為總被止損啊。最後來回打臉。等本金虧的差不多了,發現趨勢還沒出來了,或者趨勢出來了,因為前面虧的太多,又不敢做了。

第二、怕贏

好不容易抓住個機會,行情快速啟動,沒幾天就獲利50%了。還拿著嗎?盈利不少了啊,我在這止盈是落袋為安,沒準後面有回撤呢,等回撤再接回來。想法挺好,但沒按策略要求就執行了平倉,之後發現行情還繼續發展。追不追?再等等,等回撤。越等越不回來,一倍了,兩倍了,忍不了了,追。進場就被套,你終於等到回撤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

因為你沒看清市場運行的脈絡、節奏。你對市場的認識不清晰,所以不敢做,或者拿不住。此時不用談什麼策略,看不清市場,策略跟扔硬幣也沒什麼區別。

久而久之,你不相信什麼策略了,總是錯的。

之前一直都是虧多贏少,怎麼能相信呢?你是不相信策略呢,還是不相信自己呢……答案是不相信自己,你沒有一個方法去判斷行情的發展方向,或者無法找到最佳的介入點。這裡可能會有朋友說,行情本來就無法把控,判斷是否準確又有什麼用呢?有了預期,這叫不叫主觀呢?是的,行情無法始終與你的預期相符。所以有朋友用對開策略,多空同時開,哪個對了就留哪個,砍掉錯的單子。這種方法無可厚非,而且看著更客觀一些,但效果可不一定如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哪個對了就留哪個。那麼哪個是對的呢?什麼叫對了呢,你用什麼標準來判斷呢,是有浮盈就算對嗎?如果你有判斷標準,並經過市場驗證是好用的,那就大可不必對開了。因為錯的那邊會白白浪費掉,還占用了倉位。或者,如果有浮盈的那邊最終被證明是錯的,而你又砍掉了當初認為錯誤的那邊,損失會更多。無論怎樣,這種方法都是比較低效的。而更重要的是,無論你砍掉哪邊,合理的判斷標準是趨勢的確認,而這種確認方法,就是你認為「主觀」的方法。趨勢確認的標準,人定的,無論看起來多麼科學。

意思是,即便確認了,趨勢也不一定能持續發展。

所謂客觀,是指要認識到有機率存在,接受現實。你所見過的所有方法,不管人工還是程序化;海龜也好,波浪也罷,都有主觀成分在裡面。可以這麼說,任何標榜純客觀交易的方法,基本都是瞎鬼。因為所有的條件,所有的判斷標準,都是人定的。

無論這個標準的理論依據多麼充分,歷史有多麼長,經歷多少風雨考驗。

有人在的地方,你就躲不開主觀。


如果把成交量變化的形態和股價結合起來看,我們總結了一些規律。

1、低位量平價升,可考慮買入:股價從高處滑落時,往往成交量會減少,也就是所謂的縮量;但當一定的縮量之後,成交量如果與前日持平,而且股價已經開始上升,這說明底部已到,可以考慮入手了。

2、低位量增價平,可考慮買入: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開始出現企穩的跡象;成交量也慢慢增加,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的動力,這時可以適量買進股票等待上漲。

3、量增價升,可考慮買入: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中短期來看,可以考慮買入了。

以下這些情況,要警惕!

4. 量減價平,這也是警戒的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同時,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不再有顯著上升,這是警戒出貨的信號。

5. 量平價跌,建議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同時股價急速滑落。僅從技術面角度,此階段應該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建議不要買入。

6. 量減價跌,可考慮賣出: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一般情況下,建議賣出。從技術面來講,這是無量的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跌勢才會停止。

7. 高位量平價升,這是警惕的信號:高位量平價升,說明雖然買方的力度沒有增加,但是賣方拋售的壓力也不大,所以還能拉出陽線。但同時,購買的力度不增加,將會無法維持股價繼續走高,此時建議出場觀望;當然,也如果是小盤莊股出現這樣的情況,則可能是莊家在吃貨,然後拉升股價。

8. 高位量增價跌,建議清倉:高位增量,但價格卻無法上揚,如果是莊股則表明是在出貨,如果是大盤則說明是拋壓沉重,無法將股價再度推高。從技術面角度,無論是大盤還是莊股,都應果斷清倉離場。


以下這些情況,先等等看!

9、低位量增價跌,建議持股觀望:股價雖然已經跌至低位,但成交量卻大幅增加,你可以繼續持有等待解套。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

10、量減價升,一般可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散戶為什麼要關注尾盤

尾市是一個炒短線的極佳機會。在股票市場,波幅最大的時間就是臨收市前近半小時左右。主力機構與大戶最在這段時間興風作浪。有時全日都在上升,但臨到收尾的數分鐘卻變成「跳水」;有時全日都跌,到收市時候卻戲劇性地以飈升收場。尾市是一日之內最重要的時刻,研究和掌握尾市半小時的波動規律對於短線操作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


尾盤買入

選股原則:

1、當個股震盪的過程當中,下方嚴重縮量,量縮的越小,個股啟動拉出漲停的機率越大!

2、當個股開盤之後長時間圍繞均線不動,上下震盪1個點之內,震盪時間越長,啟動拉出漲停的機率越大!

3、個股啟動的時候分時線和均線一起啟動,下方快速放出大量,可以果斷買入!

4、如果我們找到個股的時候,如果下方的量放的很大,這樣的個股不追漲買入,一般情況下,如果行情沒收盤,量能放到前量的數倍以上,這類個股第二天一般都會低開!

尾盤選股的具體方法:

首先:判斷大盤:首先把大盤15分鐘的K線圖調出來,如果下午2點半過後,15分鐘K線圖是處於上升趨勢的話,就有機會在尾盤買進股票。注意:如果大盤是放量大跌,大家就不要進場選股操作,個股基本第二天都是低開。

其次:選股條件:振幅在5%以內(如果分時走勢比較平穩,此條件可以無視);流通市值在200億以下;換手率3%以上,20天內有漲停板趨勢歷史;量比在1.2以上。

最後:形態以及買賣點:形態選擇好之後,看看分時圖,如果此時分時白線是回踩黃線不破並處於上升趨勢,而且持續有大單買入,這就是要在尾盤買進的強勢個股,次日沖高獲利高拋即可。

尾盤選股法首先要滿足三個條件:

1、當天上證指數走下跌或者震盪

2、13:10分後,個股5分鐘成交量放量到當天最高位置

3、個股分時均線持續運行在均線之上

第二步:滿足這三個條件之後,我們開始編寫選股公式,並開始預警。

這個公式非常簡單,只需要按照我說的條件去填寫就行:

1、設置漲幅為:<5,>1

2、量創新高輸入 1

3、分時砸盤輸入<2

4、點擊新增預警

預警到了符合條件的個股就會有聲音提示,因此只要把預警打開就行,系統會自動提醒,這樣尾盤就不用打開60排行榜一個個去看了,有的放矢,提高了尾盤選股的效率和精準度。


「尾盤30分鐘」的使用技巧

第一種情況:收盤前30分鐘拉升

股價全天運行平穩,臨近尾市時才開始拉升,股價以掃盤的方式向上攻擊,短時間內呈現凌厲上攻態勢。

1.連續的大單掃盤

2.股價一般沒有迴蕩,呈現出一氣呵成似的斜線上攻走勢

案例一:

那麼出現這樣的分時形態的股票,接下來的走勢是接下來的走勢是3天上漲了25%!如下圖:

案例二:

出現這樣的分時形態的股票,接下來的走勢是3天上漲了28%!如下圖:


第二種情況:收盤前半小時開始下跌

股價全天運行平穩,臨近尾市時才開始下跌,股價以砸盤的方式向下回落,短時間呈現凌厲下跌態勢。

1.大單、小單一起對著接盤砸,直到下方沒有接盤才稍有停頓

2.下跌角度一般呈45度角為多

案例一:

出現這種形態,K線高開低走後,破位向下,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高位。股價隨之下跌55%!如下圖:

案例二:

有幾種形態尾盤打壓,看下圖

繼續看圖

下午出現拉升,尾盤半小時回落類型

有關高位十字星後市

總結一下兩個特徵:

在尾市出現收市前半小時拉升情況中,股價一般都處於一輪上漲後的整理形態或一輪下跌後的止跌形態中;而收盤前半小時突然下跌的走勢,一般都出現在一輪較大的上漲之後,其K線組合呈現出走勢減緩或急升後的整理形態。

第三種情況:收盤前急拉(拉尾)

有時候,個別股票在收盤前的一瞬間出現突然大輻拉升的現象;這種拉升的特點是超大單成交,分時圈出現出一條直線上沖走勢,中間沒有任何成交停頓現象。實際上的目的是為第二天出貨做圖形。

尾盤最後幾秒拉升,形成一個假陽線,看圖

第四種情況:收盤前急跌(打尾)

與拉尾相反,個別股票在收盤前的一瞬間出現突然大幅下跌的現象;這種下跌的特點也是超大單成交,分時出圖上現出一條直線下沖走勢,中間沒有任何成交停頓現象。目的:為第二天拉升進行最後震倉。

以上就是能夠預知股票未來走勢的方法。只需要留意觀察股價收盤30分鐘的走勢即可。非常簡單實用!做股票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不能投機取巧,只有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才能穩定盈利。可以將這一手法運用到所有的股票上,即可預知股票的未來!


短線操作,對新手有什麼忠告?

一辨:辨清趨勢,要分析本輪牛市上漲的根本動因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還是因流動性過剩引發的資金推動。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儘管我們沒有理由動搖對中國股市未來前景看好的信心,但目前股指已被人為推動得很高,趨勢在悄然發生變化,多一份 惕不會吃眼前虧。

二堵:即要堵住自己耳朵,不要聽小道消息炒股,也不要聽股評買股。股評家翻來覆去推薦的都是那幾隻題材股,莊家拿錢買吆喝,你人云亦云去跟風,一不留神就充當了別人的轎夫。

三穩:牛市中股指上躥下跳,慢漲快跌,起伏跌宕。面對暴漲暴跌,心態一定要穩, 不要盲目追漲 跌, 不要期望去尋找快速翻番的牛股。分散投資,實在把握不准就買基金,讓專家幫你投資。

四慢:開車時必須牢記一看二慢三通過。選股也一樣。選股要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選准了個股買入時不慌不忙,不急不躁,逢回調或股指大跌時買入,這樣才不至於撞紅燈出意外「股禍」。

五避:規避非系統風險, 迴避險礁地雷。不要以為股市遍地都是彎腰就能撿起的黃金,有時費了老大力撿起的卻是鍍了金的廢銅。因而,不碰老莊股、問題股、虧損股、預 股、戴帽披星股、退市邊緣股。萬一不幸投資失誤,踩上「地雷」,就應逢反彈減磅或清倉,止損避險。

六短:牛市中,也切忌滿倉操作,要抓住每一次回調機會做短差, 打「 擊戰」。買入手中持有的股票, 在反彈中當日賣出, 既不損失中長線持有的籌碼, 又博取了短線差價。把手中不漲的「殭屍」股票,換成能跑贏大盤的股票,即棄劣換優,踩准節奏才有大收穫。

七讀:即要加強學習多讀書。要讀懂股市與宏觀經濟、 策與財富、股市與 會人生、股市與文化、股市與賭博、股市與家庭、股市與 、股市與騙術等股市與各種 會利益的關係。只有讀懂了這些關係,你才可能成為贏家,而不是掉入早為你量身訂造的陷阱。

八戒:即戒 。筆者曾形象地比喻為:「 」表示「今」天有「錢」(貝:古時錢為貝)今天賺。因為「 」過了頭,就變成了「貧」,別人要「分」你的「錢」(貝)。《聖經》中「摩西十誡」的第十誡,即誡 ,「 心過度,將損財富」。

九捂:牛市中,在低價位買到好股票要敢捂,不被短線的大幅波動所動搖。好股票不會天天漲,只有長線投資才能使利潤最大化。捂股就是短期不看股票,忘記股票。

十感:即要感恩。股票賺了,要感謝 ,要感謝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感謝市場參與各方,感謝好公司的高回報,更要感謝自己趕上了好年代。虧了也不要怨天罵娘。感謝命運,才能感天動地。

以上「十條忠告」,是筆者多年的經驗教訓凝結成的,現奉獻給新股 朋友。當然,它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藥,僅供參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不要追求完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炒股追求完美,還不如不幹呢。始終持有獲利的股票,不如擇機了結。獲利的股票,如果一直持有,而不及時了結的話,會將既得利潤再次消耗掉,因此不可以只做長線死多頭。

獲利的股票,就像滿堂的金玉,永遠守是守不住的。長期相守,只能滋生富貴的驕橫心態,因而必然導致操作失敗而自取禍患。

功成身退,獲利及時了結,就是天大的炒股之道。

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很多人凡事都要求做得個十全十美,盡善盡美。找對象,希望對象既有錢,又漂亮,又溫柔,又有文化等等;找工作,既要工資高,工作環境舒適,又要求工作輕鬆、體面,結果經常失望。凡懷有這種心理的人,進人股市後,通常也會追求完美,既想抄到最低點,又想賣到最高點;縱然持有領漲股,又想把每個波段都做足。在操作中,又往往謹小慎微,處心積慮,害怕犯一點錯誤,但事實上這種心態,只能導致投資者不斷犯錯誤,一次次地懊悔,一次次地失去賺錢的機會。這類投資者,往往事先會按照自己企求完美的心情,為投資設計一個計劃和目標,如一定到賺 100% 的利潤再賣出,一定要漲到 50 元再賣出等等。但在現場操作時,又會受到盤面變化和現場氣氛的感染和左右,例如突然又會發現另外一隻股票漲的更快,更有投資價值等等,因此在完美心態的左右下,又開始分析利弊,左右搖擺,猶豫不決,不知買哪一種股票更加「完美」。當他終於做出了決定.另一隻股票可能已經見頂了,而賣出的股票又開始猛漲。如果他迷途知返,或就抓回原來的股票還來得及,但他這時又在「完美」的心態驅使下,認為既然賣出的股票,為什麼還要買回呢?所謂「好馬不吃回頭草」,結果坐失良機。等他眼見賣出的股票升天后,他才開始懊悔,而這時,原來的股票卻又下跌了。

這類投資者在買賣股票的時機上,也會因追求完美而坐失良機。「留點錢給別人賺」,這種話是很多投資者掛在嘴上的口頭撣,是炒股之道的真知灼見。然而,真正能做到的投資者又是何其少也!有的投資者手裡的股票可能已經翻了一番。但還在等翻第二番,還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要把股票賣在頂部上影線的杆頂。這種企求完美的做法當然很難實現,結果坐失良機,一錯再錯,本來完美的事,越做越不完美,最後鑄成大錯。

理論上說,普通投資者是無法在股價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成交的。因為最低值也好,最高值也好,都是莊家和機構投資者的最後殺手鐧,是強弩之末,是他們自己計劃中的最後驛站,即使普通股民有預見,也很難在最高價和最低價出現的一瞬問,使自己的操作能夠成交。

很多投資者懷著這樣一種企求完美的心態:我在更高的價位都沒有賣出,難道還要我在更低的價位賣出嗎?我一定要比這個價更高再賣出,結果股價掉頭向下,跌去 10%,投資者又說,一定要等它反彈了再賣!假如股市真的有所反彈,他們立刻又會認為股價下跌只不過是個回檔,股價將會創新高,結果股價再掉頭向下,跌去 15%,20%……這些投資者以企求完美的心態,一遍遍地如法炮製,結果股價大跌,悔之晚矣。

企求完美,只能導致更大的失誤。然而,如果判斷失誤怎麼辦?例如,賣出後股價又創出新高,買入後股價又創新低。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股市從來就沒有完美,沒有完全符合人意志的事。出現這種情況,有些投資者,仍在追求完美,我賣都賣了,難道還讓我以更高的價買入嗎?或者,我買都買了,難道還讓我以更低的價賣出嗎?須知,此時正確的理念仍是:拋棄一切迫求完美的想法,迅速糾正錯誤,立刻進行相反方向的操作,加價買人創新高的股票等更高點賣出;或貼價沽出創新低的股票,等待更低點補回。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股市沒有絕對完美的事,能夠糾正錯誤就是相對的完美。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pkwHG0BJleJMoPMqP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