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 華人 VS 美國人:一個愛猜?一個愛問?

2020-12-15     北美報告

原標題:哈哈 | 華人 VS 美國人:一個愛猜?一個愛問?

送禮這件事上, 中西差異真的好大!

轉載|牛亂七八糟畫故事

ID|niuluan78zao

作者|牛亂七八糟

上個禮拜牛媽寫了一篇「什麼比直男的禮物更可怕?」

好多人表示文化差異好巨大,學到了學到了。

一個網友留言說: 怪不得呢!!我男友一直問我要什麼禮物,我覺得要禮物了有什麼意思。為了表示懂事,拒了他三次禮物後,你猜現在怎麼著?再也沒有禮物啦!!!我要發給他看這篇提醒他文化差異:即使我拒絕,你也得強行送;即使罵你浪費錢,你也得繼續浪費下去!

我:……

不行,為了你們的幸福,我還是得把這事兒說清楚一點。

文化差異不背所有的鍋,有時候也是個性不合。

舉個栗子,有一次我逛論壇看到有人發帖求助:

我老公的同學來我們城市玩,要來我家住怎麼辦?去年他們來的時候就問過了,當時我們以剛生完要做月子推脫了。今天他又來問。我家房子小,實在不想接待,應該用什麼理由推掉?最好讓他們以後都別來了。

網友的建議五花八門:

你當壞人,就讓老公說老婆不同意;

說那段時間剛好出門旅遊;

說孩子病了;

說家裡裝修;

直接拒絕就說不方便;

說工作忙無法接待……

這邊正七嘴八舌呢,有人另開一貼,指責求助帖里的那個老公的同學太沒禮貌,完全不懂人情世故:人家有家有口的硬要去別人家裡住,被拒絕一次還要去,臉皮太厚了!

這個帖子下面吵翻了天。有人反駁說別人不是一定要來,就問一聲算什麼傷天害理?馬上有人說這話問都不該問,讓主人為難就是沒禮貌!

大家都是中國人,對這件簡單的事反應居然如此不一樣!

真的很有趣!到底是什麼原因?

經過一番研究,終於得到了答案:

這兩種類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來自家庭影響。

在有的家庭,你有什麼需求都可以直接提出來。但你也知道不是什麼都能被滿足的,被拒絕也是家常便飯。

這樣的你就是 「問型人」

小孩大多是問型人。但是長大一點,他們會受到家長和環境的影響變成「猜型人」。

中國的家庭和社會人際關係很多是建立在「猜」上的。

「猜型人」的特點是,如果沒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回答,絕不會把一個要求說出口。

他們只會含蓄的試探,然後根據對方的反應判斷是否可以進一步挑明。

如果試探足夠到位,你都不需要問出口,對方會猜到你想要什麼然後主動提出來。

但素!這時候你還不能立刻接受!這個邀約有可能只是客套。這時候就需要你更多的察言觀色,旁敲側擊,聽話聽音,欲迎還拒……方才知曉對方是不是真心的。

真的很有技術含量!

生活在問型人和猜型人中間的我真的好累。

如果你認識到了這一點,你會發現許多的人際衝突,其實都是「問型人」和「猜型人」的衝突。

猜型人會覺得問型人死皮賴臉,粗魯無禮,不知分寸。

問型人會覺得猜型人難以溝通,不夠真誠,陰陽怪氣。

你肯定會問,那哪種類型比較好呢?

這個不一定,只能說各有利弊。

比如習慣了猜文化的中國人到了國外,就會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就好像牛媽討厭被問要什麼禮物,那個帖子的貼主討厭老公的朋友一樣。

所以,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就知道什麼樣的環境適合自己了。

比如說,國企政府之類的需要察言觀色之類的微技巧的地方就比較適合猜型人工作,問型人去了會死得很慘。而出國留學,外企,創業公司這種需要表達談判的地方就更適合問型人,如果你一直等你老闆猜你心思,黃花菜都涼了。

還有啊,談戀愛還是對問型人比較有利。

兩個問型人在一起,順順利利甜甜蜜蜜;兩個猜型人磨磨唧唧實在苦逼;一個問型一個猜型,心臟比較弱的那一個會被氣死。

所以那個說要男友繼續猜的網友,稍微發展一下自己的「問」性格才是正途啊!

最後,如果你想問一個事,又怕遭到討厭,牛媽支你一招。

就是,在問之前加上一句:

作者:牛亂七八糟

責任編輯:馬家輝

出品:北美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hrda3YBX2TYn2u-xY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