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遭聲討背後,是無數假冒偽劣奶粉通過跨境電商殺向中國家庭!

2020-05-27   電商報

原標題:伊利遭聲討背後,是無數假冒偽劣奶粉通過跨境電商殺向中國家庭!

最近,伊利質檢負責人、「兩會」代表李翠枝建議: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從跨境電商商品清單中剔除。

這個提案一出,立即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我無意評判李代表的的言論,但作為一個電商媒體,我不得不說跨境電商奶粉確實隱患很大,這裡面內幕觸目驚心。

我並不是建議大家拒絕國外品牌的奶粉,要買的話最好走正規進口渠道,實在不行,選大品牌的旗艦店。

那些在電商平台突然冒出的外國品牌,就像裝扮華麗的糖果屋,消費者對此一無所知,很容易就掉進了精心設計的圈套。

1、觸目驚心的跨境電商奶粉安全事故!

2019年,我國進口奶粉超過百萬噸,在這些奶粉裡面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正常商貿進口的奶粉問題很少,跨境電商渠道的奶粉問題層不出窮。

2017年3月,央視財經選取市面上6款熱門跨境電商奶粉抽檢,結果顯示其中4款沒有達到國家標準,而同時抽檢的3款國產奶粉卻全部合格。

2018年,西班牙警方接到舉報查獲13000多罐偽劣嬰幼兒奶粉,在毫無衛生條件保障的情況下,劣質奶粉被手工裝進知名品牌的罐子裡,正打算批量銷往中國。

這批奶粉包裝前成本僅為1歐元每公斤,也就是8元人民幣。在歐洲,奶粉並不便宜,可想而知,這些奶粉基本上就是當地淘汰的殘次品。

2019年底,知名自媒體統計,去年國外一共爆發28起重大奶粉安全事故,平均每個月超過兩起。這些奶粉雖然沒有流入中國,但卻告訴我們國外的月亮不會更圓,國外也有低質、劣質奶粉。

如果媒體曝光不夠權威的話,我們來看看市場監督局的統計。2017年,寧波市發布《寧波保稅區跨境電商投訴舉報分析報告》,當年跨境電商189起投訴中,奶粉占比四分之一,是當之無愧的重災區。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質量、真假等方面,其中來自德國、英國與荷蘭的奶粉被投訴次數最多。

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部分跨境電商奶粉進行隨機抽測。結果顯示,30份嬰幼兒配方奶粉中,19份奶粉的乳清蛋白含量低於國家標準,不合格率達到了63.3%。

2019年,海關總署拒絕了42款國外的奶粉和乳製品入關,其中不少都是大牌,被拒原因多是含有雜質、產品霉變、污穢腐敗、已過保質期等等,讓人觸目驚心。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國外專供中國市場的假奶粉黑色產業鏈到底有多長、有多深,沒有人知道!

2、為什麼跨境電商奶粉成重災區?

在我們固有思維中,外國奶粉一直是品質與放心的象徵,為什麼銷往中國的外國奶粉卻不那麼省心呢?

這跟跨境電商的政策有關。

目前,中國市場銷售的嬰幼兒奶粉有3種:

1、國產奶粉。不限原料產地,只要由中國或外資企業在大陸生產加工的奶粉,都統稱國產奶粉。

2、國行奶粉。外國企業在國外按照中國標準生產加工的奶粉,走正常貿易渠道進入中國銷售。

3、跨境電商奶粉。外國企業或中資企業在國外以他國標準生產加工的奶粉,經過電商平台會微商進入中國。

表面上看,這3種奶粉都沒啥問題,但實際上差別很大。國產和國行奶粉需要經過國家一系列質檢才能進入市場銷售,但跨境電商卻能繞開了這些程序。

這就給一部分黑商留下了空子,因為他們生產的奶粉特供中國,不用在本國銷售,所以也無需在本國質檢。說白了,只要他們願意,完全可以將一些劣質、「三無」奶粉賣給中國人喝。西班牙警方查獲的小作坊銷往中國的奶粉就是典型。

那麼,為什麼國產、國行奶粉需要質檢,而跨境電商奶粉不用質檢?

因為我們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規定,對跨境電商零售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而是僅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翻譯成白話就是對跨境電商商品,我國只按個人物品監管,不對它們檢測,消費者自擔責任。

所以,跨境電商奶粉進入中國流程是這樣的:品牌在電商平台開設旗艦店或授權專營店通過空運、海運運達保稅區倉庫消費者網上下單快遞員送達消費者手中。

大家可能不知道,跨境電商奶粉在業內有句俗稱叫做「檢疫不檢驗」,它不但避開了中國嚴格的配方註冊審核,還避開了對生產工廠的加工現場審核、避開了產品的入境檢驗、避開了對產品的月月抽檢。

2016年10月1日,我國正式推出了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

在嚴格的審批制度之下,國內中小品牌和貼牌奶粉企業紛紛退出市場,一部分國外奶粉品牌由於資質不達標,也被擋在了國門之外。

國內不達標的奶粉企業只能破產倒閉,而國外品牌就可以通過跨境電商這個漏洞繞過監管、「一路綠燈」闖進了國內市場。

這,就是假冒偽劣的跨境電商奶粉摧殘中國家庭最根本的癥結所在!

3、跨境電商市場需要完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

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在這個無利不起早的時代,只有把所有來源的奶粉納入監管,才能確保它們走在正軌上。

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提議中國人要多喝奶,那麼如何守住飲奶的健康關?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機制,讓假冒偽劣的奶粉寸步難行。

只有這樣,「安心奶粉時代」才能在中國早日到來。

作者: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