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電影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2019-08-19     影評最TOP




1993年的電影《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的巔峰之作。它在國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帶來了全世界的掌聲。該片上映後獲得了許多著名獎項,包括坎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獎提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陳和張藝謀一樣,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第五代電影製作人之一。雖然他1984年的電影《黃土地》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好評,但《霸王別姬》是第一部平衡大眾商業吸引力和電影節好評的中國電影。

和其他許多第五代電影一樣,這部電影對中國歷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描繪了1924年至1977年中國動盪的歷程,包括政治鬥爭的起起落落、社會環境的相應波動。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電影本質上一直只聚焦於兩個人,即京劇演員小豆子和小石頭。從他們孩童時在戲園子裡的第一次相聚,到他們逐步成長為舞台上的「角兒」,他們之間發生了更為複雜的感情與糾葛。


電影開場時間定在1977年,兩位年邁的昔日京劇明星走進一個空蕩蕩的戲院裡,之後電影閃回到了1924年。

當小豆子來的時候,小石頭已經是戲園子的學徒了,或者更準確地說,他是被遺棄了。小豆子的母親身為妓女無法在她的妓院裡照顧他了,於是她把小豆子送進了戲園子,希望他能有所作為,甚至在必要時把自己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當戲園子的老師父因為這個男孩一隻手有六根手指而拒絕他時,他的母親竟然狠心得將那根手指切掉了。這其實是一個有點預示性的觀察,戲園子的老師父承認職業妓女與舞台戲子之間存在一些聯繫,並表示他們同樣會受到社會的鄙視。

成為職業京劇演員這些只是一個開始。事實上,就這個故事所展現的內容而言,當演員們成為「角兒」時,他們會受到極大的尊敬。但在那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苦要吃。


戲園子內的世界是殘酷的。這不僅是因為這裡簡陋粗鄙的生活環境,還有其他學徒們的粗魯與幼稚。小豆子經常被取笑是妓女的兒子,儘管殘酷但他確實是眾學徒中最瘦小的一個。所有人都遭受著同樣的極端虐待和折磨,他們被無情地訓練著,就像一個建立在紀律、力量和統一性基礎上的「軍團」。最佳的身體素質對於初露頭角的京劇演員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他們被強制灌輸耐力、身體控制和良好身材外表的重要性。

然而,在《霸王別姬》中,一個人的體格的突出超出了實際表演的要求。一方面,身體上的強調同樣也延伸到了性別上,從學徒們小時候受到的壓迫與教育,逐漸發展成更深刻的性別認同危機,特別是小石頭被逼著說:「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而另一方面,伴隨著各種訓練而來的是慘無人道的暴力。然而,當小豆子有機會逃跑時,他卻在看到舞台上真正的京劇表演後轉身回去了。忠誠是《霸王別姬》一個核心主題,不僅是對京劇表演的絕對投入,而且也是在小豆子和小石頭之間最重要的聯繫。這是電影情感的關鍵所在,電影也從這裡開始了最激盪的時刻。


在京劇不斷演變的背景下,《霸王別姬》延續了多年,男孩們成了男人,兩個學徒成了「角兒」。在由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小豆子)和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小石頭飾)這兩個藝名的影響下,這兩位師兄弟(好朋友)受到了仰慕者的追捧,如今卻面臨著成人的困境。他們所面臨的時代大背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兩人見證了日本的入侵與後來的投降;然後從國民革命軍變成了共產黨,他們的政府也發生了變化;最後,還有持續了十餘年的國內動盪時期。

這些重大的國內動盪的時間間隔構成了電影的基本框架,其中有京劇的演變,還有蝶衣對小樓的特別的「愛」與依賴,這種情況有時可愛,有時任性,但從未得到充分的回應。而小樓與妓女菊仙的婚姻,更引起了蝶衣的嫉妒與憤怒,他以輕蔑和侮辱對待她。雖然小樓與菊仙的交往被蝶衣視為個人威脅,而且她的妓女背景也在時刻提醒著他母親曾給他帶來的遺棄感,導致蝶衣擔心小樓的京劇專注力被轉移。

然而,通過蝶衣和小樓所忍受的一切,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他們生命中不變的還是那出「霸王別姬」。這是他們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從小就建立合作紐帶的基礎。面對不可避免的社會和政治變革,京劇的持久性至關重要。小樓說,蝶衣是「不瘋魔,不成活!」也許吧,但蝶衣反駁說,他們共同的熱情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蝶衣對自己藝術的虔誠庇護,導致了兩人的進一步裂痕,因為政治讓步使他們在意識形態、反抗和妥協之間產生了分歧。蝶衣痴迷於表演,無論觀眾多寡或政治忠誠,甚至他願意給日本人表演。而小樓則並不總是同意這種做法,他知道「戲非人生」,在面對重大抉擇時,他可能會選擇背叛,無論友情還是愛情。

作為一部宏大的電影,《霸王別姬》恰如其分地以其獨特的宏大場面,成功地傳達了京劇藝術。但是京劇不僅僅是一種盛大的戲劇,這是一個神聖的環境和傳統,受到了極大的尊重。而電影《霸王別姬》中的同名京劇「霸王別姬」中蝶衣和小樓所扮演的虞姬與霸王,則反覆地傳達著他們真實的關係。正是這些人物讓他們出名,並讓他們在公眾的眼中永遠無法分離。這齣戲和電影的情節也有類似之處,都強調忠誠的價值(該劇講述了西楚霸王面對失敗,在他矢志不渝的妃子虞姬的陪伴下找到了唯一的慰藉!)。這種恆久不變的主題體現在社會動亂中生存的京劇藝術,體現在這些京劇演員們之間不可磨滅的專業、精神和情感上的依戀。


同樣地,蝶衣和小樓永遠都無法逃離曾經的束縛與命運。成名後,他們會去拜訪已經年邁的師父,並心甘情願地承受著同昔日學徒時同樣的懲罰。他們還試圖向年輕一代灌輸一些經驗豐富的智慧,但時代變了,學徒小四變了,師父的期望也變了。就算在此多年之後的激進紅衛兵們也不會懂他們的追求與忍耐,以至於結果無非就是絕望與痛苦。

最後,電影回到了剛開始時的1977年,蝶衣和小樓在經歷了數十年的表演空白之後終於得以在舞台重逢。他們再次扮演「西楚霸王」和他的妃子「虞姬」。

有人說,電影的開場和結尾的場景讓電影有了一個小小的瑕疵。誠然,一開始,蝶衣和小樓重聚,然後閃回到他們的童年,確實減少了電影的一些懸念。但是,《霸王別姬》並不是一部驚悚片,我們知道了這兩位主角不僅最終會生存下來,而且會和解,這應該就是導演需要表達的另一個主題,即京劇的復興與傳承。可以肯定的是,蝶衣和小樓面臨著很多障礙,他們之間的「特殊感情」是這部電影的一個基本關注點,但是通過這樣的開場,我們不會擔心他們的死亡與分離,或者他們會徹底的拋棄了這一戲劇藝術,他們依舊堅守著。


《霸王別姬》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一部感人肺腑的史詩,一部對特定職業的刻意歌頌。這也是一部華麗的視覺電影,通過視覺與聲音、色彩與音樂的統一相互作用,加強了場景的細節與精緻。它雖不總是延續到閃回的每一個場景,但也有超現實的、夢幻般的意象,就好像通過扭曲記憶的朦朧、虛幻光澤,可以看到蝶衣和小樓的記憶。

像電影《亂世佳人》,以及後來的《紐約黑幫》一樣,《霸王別姬》成功地再現了重大歷史時刻,在那個世界裡,有一些大人物也出現在了這裡。不過,電影中每一個相對較小的情節都不應被低估,其中每個故事都對最重要的東西進行了富有表現力和洞察力的審視。例如,這部電影在記錄了蝶衣和小樓從在一起到分開的那些改變人生的時刻時,獲得了最大的情感共鳴:鴉片成癮、菊仙自殺、性騷擾、單相思,以及對他們京劇藝術的激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dQnzWwBJleJMoPM0Q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