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咳嗽就漏尿?尷了個尬!這種「社交癌」5類人最易中招

2019-07-18     健康界國際

女人必須重視尿失禁!

本文為健康界臨床前線原創,作者趙廣娜

所謂尿失禁,是指在大笑、咳嗽、打噴嚏或做舉提重物等使腹壓增加的動作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內流出的情況,嚴重時甚至在起立、行走時也都會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尿失禁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及性別,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

尿失禁除了令人身體不適,更重要的是它會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心理健康,許多患者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高度緊張,由於擔心當眾出醜而將自己關在家裡,儘量少應酬、不願出遠門、自我限制飲水,不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等,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也就是患上人們所說的「社交癌」

尿失禁的因素和症狀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尿失禁呢?下面是易患尿失禁的五大因素

1. 妊娠與陰道分娩,使得盆底支持結構倍破壞而鬆弛;

2. 絕經,據統計,絕經後女性接近50%的人都有這種困擾。

3. 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圍組織支持不足或神經支配不健全;

4. 尿道、陰道手術,可能會引起尿道粘膜萎縮;

5. 超重肥胖。

關於尿失禁的症狀,根據不同程度尿失禁的表現分為以下幾種:

輕度:發生在咳嗽和打噴嚏時至少每周發作2次;

中度:發生在走路快等日常活動時;

重度:發生在站立位時。

咳嗽、打噴嚏等腹壓增加下的尿失禁是輕度尿失禁的典型症狀,隨著病情的持續,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發展為中度甚至重度尿失禁。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尿失禁的治療

尿失禁在臨床上又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兩者都有)尿失三種。特別提醒的是,一周兩次以上的尿失禁一定要引起關注,另外老年女性夜間如果起夜超過兩次也要引起關注。

如果是尿失禁症狀較輕的患者,可以自己採取一些治療措施,比如盆底肌肉康復鍛鍊法,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這種訓練簡單易行、無創無痛、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患者堅持3個月後開始有效果,堅持一年以上則可明顯改善症狀。

盆底肌康復訓練的方法是有很多種的,主要如下:

  1. 凱格爾訓練,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縮肛運動,通過縮緊肛門及陰道的動作來鍛鍊恥骨和尾骨肌為主,增強盆底肌的力量,改善尿道肛門括約肌的功能為目的;
  2. 電刺激治療,它是通過刺激盆底肌肉的神經來喚醒本體感受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肌肉被動的鍛鍊;
  3. 生物反饋療法,採用模擬的聲音以及視覺信號來反饋提示正常及異常的盆底肌肉活動狀態,患者或醫生了解盆底訓練方法是否正確,獲得正確更有效的盆底訓練方法;
  4. 家庭康復器陰道啞鈴,醫生通過評估患者的盆底肌力,來選擇適合的型號,進行家庭康復訓練。

還有產後康復操、瑜伽等等。盆底康復,訓練前要由專業的有資質的醫生進行盆底的一個篩查,還有評估,選擇一個個體化的訓練方法。 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有陰道得出血,生殖道的感染,下腹不適時應暫停盆底康復訓練。

如果是尿失禁中重度的患者,目前頗受歡迎的新型手術治療方法TVT,即經陰道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這一手術僅在患者下腹部或會陰區做2個12.5px的切口,從陰道內置入人工合成的懸弔帶。這項手術簡便易行,時間短,患者創傷小,恢復快,現已是已開發國家治療尿失禁的主要方法。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這種新型手術療效更好,經臨床十餘年的追蹤報道,其有效率達80%~90%。

尿失禁的預防

做好兩件事能有效預防尿失禁。

第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蹲著排尿、不憋尿、選擇棉質網面的衛生巾。

第二,及早培養鍛鍊盆底肌肉的意識。方法說來很簡單,每天早晨起床前和晚上就寢後,將身體平臥,做50~100次提肛鍛鍊,類似於終斷排尿和緊縮肛門的感覺。

如果在產後一年內持續積極地鍛鍊,由分娩引起的盆底問題中,30%~60%可以自愈;問題較嚴重者,也能得到明顯的緩解和改善。「此外,鍛鍊盆底肌肉對於改善夫妻生活質量也很有幫助。」來自協和醫院的婦科教授朱蘭說。她建議,每個女性都應該練練盆底肌肉,它方便、簡單,容易堅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bbKumwBJleJMoPM_U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