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2019-09-11     好好耗

2010年,連載漫畫一年多的MTJJ木頭時年26歲開始獨立生活,交完房租還有三千塊,攜著這筆含自己伙食費的巨款,開始專心製作動畫。那個年代,靠動畫吃飯Flash其實不是很好的選擇,門檻偏低,3D的受眾、發展空間甚至是接私活的市場都會更大一些。北京木頭,不著急,慢慢的,做……擱百年前他至少是個極佳的雕木琢玉的手藝人。

經人介紹的音效和配音(配音最主要和最出名的是山新)齊備後,2011年3月18日,5分5秒的《羅小黑戰記》第一集問世

神獸諦聽追擊羅小黑,粉絲們不會陌生的畫面。

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之後8年,不管你看沒看過這個劇集,這隻小黑貓的形象表情包或者周邊,你應該並不陌生。

這8年,這部劇集製作出來28集,除去字幕總時長100分鐘出點兒頭

走到了豆瓣9.6(不到3.2萬人評分),同期單集時長類似的《十萬個冷笑話》(2012評分最高的第一季)8.1(3.9萬人評分),並且「有妖氣」早在2014和2017推出了該IP的兩部電影。除了說明 小黑 的優秀,羅小黑的「慢!」也廣泛的流傳於江湖,標杆型和作者拼陽壽的「有生之年」。


倖存者在這個開學季看到了另一個100分鐘出點兒頭,電影版《羅小黑戰記》

截至9月9日,豆瓣8.4(6.9萬人),上映5天票房1.15億,排片率很高了(27%)。

下面開始說電影,但沒有劇透!

風格嚴格承襲了劇集的治癒畫風,是人是貓都可愛。

變大變小也可愛。

畫面

工業電影,特別是工業動畫電影,對於消費者畫面質量非常重要。起碼圖個悅目,2D、3D、泥塑、定格你隨便,票價差別不大成本與我無關……

比起劇集《羅小黑戰記》,畢竟不是才三千塊起步的製作費,這次是三千萬,電影版的細節更多也更細緻。

和還在公映投資六千萬的3D+IMAX《哪吒之降世魔童》的質感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雖然可以歸結於風格不同。

同樣是2D為主三千萬成本的《大魚.海棠》,在畫面和細節上也不由得羅小黑不低頭。

投資兩千萬的《大護法》似乎在畫風和細節上才說得上可比性。

這麼一對比,刨去原有IP的巨大價值,單從製作講,還是哪吒花的錢值……

作為一部戰鬥動畫,羅小黑 劇集時代其實是避免戰鬥畫面的,特別是前期。木頭本人的要求較高但應該是沒有時間精力和經費去打,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僅僅是開頭往多了說十幾秒的無背景夢一般的動畫給打戲。

這已經是劇集21集的開頭了,還是沒有戰鬥背景。僅舉例,老君蘭溪鎮的打戲還是挺齊全的。

電影的動作戲多了很多,也很流暢耐看,但2D結合3D的做法不知道會不會讓原本的劇集粉有一絲絲的不適應……

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2D+3D的做法可能用了也超過二十多年了,第一版《獅子王》(1994)就有,但到現在也還是看得出嚴重的割裂感……

編導

羅小黑最大的價值就在編導,不二不熱血,惡搞不惡俗。這大部分取決於木頭本人溫和靦腆的性格,明明一部玄幻戰鬥型的動漫,但沒有小宇宙爆發也沒見誰能憤怒變身,通篇說清目的先談,談不了再打,自知打不過就算……

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劇集21集「擔心也沒用啊,因為打不過嘛」,所以就喝茶吧……

這種可愛甚至可敬也延伸到了影版,雖然最終風息還是有過激的碰撞。

編導因為要上院線也束手束腳了,劇集裡雖然髒話很少,但畢竟還是有的

影版里我是沒聽到過分的言語,比哪吒「去他個鳥命」還乾淨。

當然我們不是為了聽髒話才喜歡小黑,但不得不承認原本被追了8年的酷酷的青年化小黑在電影版還是被少年化了。也可能是因為劇集的小黑更老,而且基本沒說話吧……

輕劇透·:電影版是劇集的前傳——小黑和師父無限的故事。不用看電影,木頭本人已經劇透了這部分。

木頭很聰明的把電影版設定為前傳——8年不追也沒關係,也看得懂!雖然可能對於「金系」「木系」「靈質空間」的概念需要消化一下,但其實不消化也不妨礙你看電影。

體系

不知道木頭看了多少書,但他這個體系構建的很棒!你看過《山海經》、《逍遙遊》、《封神榜》、《道德經》和各類佛經(諦聽是地藏菩薩的)也無從挑戰這個體系,至少目前看很神秘和嚴謹——他更新實在太慢,目前也無法全窺這套體系……

一個人和妖共存的世界

小黑心心念念的森林

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我們剛剛領略了好萊塢系在中國落地的威力——那個哪吒

再來了一部偏日系的 羅小黑

誰也不能否認,作者本人也不可以,對日系動漫的熱愛。電影里妥妥的《幽靈公主》了,那些樹靈

那根木頭的羅小黑,國漫的春夏之交

「靈力」這個詞本身就源於《幽游白書》……劇集更有太多的 宮崎駿 、《亂馬》、《火影》的身影……(這個有很多專門的解讀,惶不多論)。

最紅哪吒也支援了一下

不是這種,是真的來打了一陣子,就一陣子……大概這樣子

誰敢比餃子的哪吒更丑呢,魔童下凡肯定臉先著地唄……

山新 大人本人

山新在動漫配音界已經頗有江湖地位了,幾乎手握動漫界的半壁江山。非常希望能夠有一個我們自己的聲優能夠紅起來,贏得自己在業界該有的聲望和收入。當然還有很多幕後英雄,皇貞季、寶木中陽……可惜了我們的前輩,劉廣寧、丁建華、童自榮們,他們的聲音真的很棒。


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多動畫愛好者興奮不已,並歡呼「國漫的春天到了。」

春天。

餃子2004年從廣告公司回家,啃老專心做動畫。

梁璇2004年把自己的夢製作成《大魚.海棠》的flash短片,並在13年眾籌電影。

劉健2007年成立了自己的動畫工作室,一個人畫出了金馬獎作品《大世界》(《好極了》)。

不思凡2008年離開了工作13年的電信局,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還有,本文的主角,木頭……

種子埋下去,經歷艱辛、孤獨和掙扎。

十多年之後,按個人的才華和堅持開花、結果。怎麼看,現在也不僅僅是春天。

最重要的,那麼多熱愛動漫動畫的青少年,看到了一條實現夢想和價值通道的可能;資本也蜂擁而入,取悅老中青少,養活中青,培養少!

春夏之交,以後我們會看到更多風格不同的國漫登上大熒幕。

最後,作為一部動畫片為什麼在開學季隆重上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Z8aIW0BJleJMoPM1pU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