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建成的這棟樓,曾是武漢第一高,很多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2020-09-14   育兒小米

原標題:34年前建成的這棟樓,曾是武漢第一高,很多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走過武漢長江大橋,沒有人會無視坐落在蛇山上的黃鶴樓和背靠龜山的晴川飯店(現在的武漢晴川假日酒店)。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兩座建築左右各有一座,屹立在長江兩岸,成為彼此眼中的一道風景線。

晴川賓館於1984年7月10日竣工,在武漢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賓館,還是曾經武漢最高的建築,是長江邊的重要地標。只有與江江大橋、黃鶴樓、龜山電視塔一起出現在畫面上,才是完整的江景、完整的武漢。

設計之初,晴川飯店被定位為武漢最高的建築,共有24層。這裡是江城文化內涵的兩江交匯處,龜蛇鎖河,在酒店可以看到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20世紀80年代,與江對岸的黃鶴樓相繼建成,一座古一今的兩棟樓和武漢長江大橋構成了江城最核心的地理標誌。在一代又一代武漢人的頭腦中,這三者缺一不可。

「這個賓館是武漢市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是武漢改革開放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日前,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武漢晴川假日酒店總經理王建華說到這裡。

「我是湖北省旅遊學校的第一批學生,我們很多人後來成為晴川飯店的第一批服務員。」王建華主任介紹說。1978年中國發動改革開放,外賓日益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武漢晴川飯店開始籌建,全國同期建成的幾家大飯店分別是廣州白天鵝、南京金陵、成都岷山。在中國也首次設立了觀光局,在全國4個省開辦了觀光學校。湖北省旅遊學校就是其中之一。

湖北省觀光學校的第一期學員將被嚴格選拔,並進行面試。「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旅行的概念。接到了面試通知時,我猶豫是否參加了。於是,父親帶我去諮詢了一位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兩次到外國留學,他非常支持我,他是旅遊行業的前景廣闊,無煙工業。」王建華說。老教授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描繪著新的未來。他在那裡參加了面試。

晴川飯店建成之前,武漢只有璇宮飯店、德明飯店、勝利飯店才有接待外賓的能力。建成後,晴川飯店成為湖北省主要對外窗口之一。包括訪問武漢的各國政要、德國前總理科爾、日本前外相海部俊樹等在內的眾多國際專家、知名學者都曾在晴川居住。

對於武漢的普通市民來說,這個時候的晴川賓館又大又神秘。小時候,每次過江,爸爸媽媽都會給我看:那是晴川飯店,武漢最高的大樓!我總是從遠處數哪個樓層,非常了解其中的情況。但是一般人都不能住,也沒有機會看,」武昌人羅先生說,「據我的想像,裡面應該非常華麗漂亮。」

據四十出頭的武漢人關先生說,小時候,他帶著晴川賓館形狀的存錢罐,在夥伴們的眼裡風很大。因為哥哥在這家酒店裡工作,所以可以進去看看。「記憶里有文藝氣息,布置得很大方,書畫很多。」

「改革開放不斷推進,武漢經濟不斷發展,晴川或許也是外國的遊客和香港、澳門、台灣的招待客人,酒店不僅自己也經歷了管理體制的每次變革。1990年代,商務客人和明星也有很多人開始增加,文化」。王建華說。現在的晴川假日酒店已經是普通市民休閒聚會的選擇之一。

那麼去了武漢打工嚴小姐離開,前幾天專門請親晴川假日酒店吃了一頓飯,「父母一代的眼睛,這個酒店武漢代表,那我的母親做了專門的頭髮。我帶他們進去,他們很感動了。爸爸,在這裡吃飯什麼的也沒有考慮的事,並說小姐是漂亮了。哭了。」

今天的武漢,已經有數不清的高級酒店和更高的大樓了。晴川賓館也已經經過幾次管理上的改革,現在是武漢晴川假日賓館。「作為老字號酒店,晴川的魅力和活力一直都在。」王建設留下華麗,「另一方面,待售的地理、武漢、零距離接近川,窗戶,長江一橋,完全可以觀賞風景的晴川,而且這也不可替代的晴川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先進的管理模式的功勞武漢最高的酒店,但不是高級感,人們心中的地位。」

代表著城市的驕傲和愛情。

在武漢人的心中,對晴川有著特別的情結。站在武昌邊向對岸望去,龜山、電視塔和高樓大廈盡收眼底。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你是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美麗的地方呢?歡迎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