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止,我用故事讓她平心靜氣

2020-09-01   白糖媽媽一起玩

原標題:孩子哭鬧不止,我用故事讓她平心靜氣

文:白糖媽媽一起玩(白糖媽原創)

有一天逛街,小白糖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自己買了一個小玩具。她非常非常喜歡。

玩過一次之後,玩具放在家裡,小白糖有事去奶奶家住了兩天。

我去奶奶家找她的時候,她看到我先是非常開心。

然而當她發現,我並沒有拿著她新買的玩具過來給她之後,情緒就繃不住了,哇地一聲哭出來,吵著鬧著要她的新玩具。

我告訴她,等到晚上和媽媽一起回家,就可以玩新玩具了。

沒有用。她依然哭得非常傷心。

我先接納她的情緒,對她說,你想要媽媽把玩具拿過來給你,媽媽沒有拿過來,你覺得很失望,對嗎?

小白糖眼淚汪汪,委屈得不得了。

抱著她讓她哭了一會兒,我對她說:「你希望媽媽把玩具拿過來,可是你並沒有提前跟媽媽說,媽媽並不知道你想要我這樣做呀。」

小白糖還在大哭。

我接著說:「下次你需要媽媽做什麼,就提前和媽媽約好,不要等媽媽到了,已經沒辦法做的時候再說,好不好?」

小白糖哭得聲嘶力竭,就是想要玩具。

我知道她有聽到我說的話,但此刻她的失望和委屈占了上風,她所有的力氣都用來哭泣了,沒辦法理解我說的話。

我能理解孩子一時的情緒失控,畢竟咱們大人都很難做到時時保持情緒穩定,更何況是一個幾歲的孩子呢。

對我們來說,一個小玩具微不足道。然而對孩子來說,那就是一件天大的事。

道理雖明白,然而要忍受一個孩子在一旁大哭大鬧好一陣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誰讓咱們是當媽的呢?只能提醒自己,穩住,再穩住;冷靜,再冷靜。

過了一會兒,我覺得小白糖的委屈情緒發泄得差不多了。

然而她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勢,哭聲越發激昂和悲憤。

我知道,人的情緒有可能一不小心誤入了死胡同,過度放大了自己的委屈,過度自憐自艾。

我們需要讓情緒自由流動。但同時也不要讓情緒走錯了岔道口,變成可怕的洪水。

於是我對小白糖說,好啦,你的生氣湯已經煮好了,可以不哭了哦。

哭得越來越投入的小白糖聽到我這麼說,把哭聲音量調小了,看看我,似乎在想:有道理噢,我的生氣湯好像是煮得差不多了。

生氣湯是一本畫風非常俏皮的繪本,我和小白糖曾經一起讀過。

小男孩霍斯有一天遇到了一籮筐不如意的事。

他氣得想打人(當然沒有打),但是用力踩了一朵花,不理會媽媽的問候,還趴到了地上。

媽媽可沒有生氣,也沒有責罵霍斯沒禮貌,亂趴地上。

而是讓霍斯和她一起,來煮一鍋生氣湯。

他們一起對著鍋子尖叫,齜牙咧嘴,吐舌頭……發泄了所有的憤怒。

然後他們笑了,肩並肩粘在一起,攪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我拿出這本書,和眼淚汪汪的小白糖一起看。

她依偎在我懷裡,情緒慢慢沒有那麼激烈了,滿臉淚痕地笑了一下。

小白糖的情緒雖然平息了很多,但一想起媽媽明明「應該」幫我把玩具帶過來,卻沒有做到,那股委屈和不滿就又忍不住溜了出來,讓她重新啜泣。

「應該」和「必須」,尤其是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應該」和「必須」,就是讓雙方都難受的絕招啊。

哪有那麼多「應該」和「必須」,不過是別人沒有按著自己預設的劇情來走罷了。

生活又沒有劇本,別人憑什麼按照你預設的劇情來走呢?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提前溝通。

我對小白糖說,你還記得《好想馬上見到你》這本書嗎?

小優和奶奶都想馬上見到對方,於是她們都飛快向對方家前進,結果一再錯過。

後來她們約好了以後每一次的見面地點,就不會再錯過了。

所以,提前約好,很重要呢。

小白糖抬頭看著我,眼睛亮閃閃的。

我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擁著小白糖,一起重溫了一遍。

小白糖讀得很開心,帶著淚痕笑了又笑。

她的生氣湯,徹底熬好了。

後來,我對她說,下次你需要媽媽做什麼,提前和媽媽約好,好不好?這樣我們就不會像小優和奶奶那樣,一直錯過了。

她笑眯眯地點頭。

她的心情已經非常好了,哼著小曲兒畫起了畫。

洶湧澎湃的哭鬧,已經像一場暴風雨一樣,徹底結束了。

道理常常是抽象的,但故事不會。

與其向孩子講一通抽象難懂的大道理,倒不如,一起讀一個溫暖有趣雋永的小故事,所有的道理都在其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白糖媽媽一起玩」,ID: baitangmamayiqiwan

免費獲取原創親子遊記、育兒經驗、創意玩樂、好物分享、免費育兒微課。白糖媽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個人微信baitangm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