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愛,死得快?被大清歷任皇帝寵愛的妃子們為何個個都短命?

2019-12-24   戲說歷史趣聞

  都說自古薄情帝王家,但是大清朝絕對是個例外,從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大清朝的歷任皇帝都是情種,都有自己鍾情的女子。那讓我們來看看大清朝有哪些痴情的帝王。

  清太祖努爾哈赤和阿巴亥

  阿巴亥就是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是烏拉部的公主,比努爾哈赤小31歲,但是阿巴亥儀態萬方、楚楚動人深受努爾哈赤的寵愛,她生的兒子多爾袞也被努爾哈赤視作汗位的繼承人。但是在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受到迫害,被迫殉葬,死時年僅36歲。

  清太宗皇太極與海蘭珠

  海蘭珠就是孝莊皇太后的姐姐,在她嫁給皇太極時已經26歲了,已經過了古代女子嫁人的妙齡時期,傳說她嫁過人,但是這在歷史上並無證據。海蘭珠豐滿多姿明艷動人,深受皇太極寵愛。海蘭珠在嫁給皇太極之後被封為宸妃,她居住的寢宮被封為「關雎宮」這來自《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見皇太極對她的寵愛,海蘭珠生的皇八子被皇太極封為太子,但是皇八子還沒來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死時年僅兩歲,海蘭珠因此一病不起,在海蘭珠臨死前,皇太極連夜拔營恨不得飛回海蘭珠身邊,但是等皇太極回來以後,海蘭珠已經香消玉殞了。死時年僅33歲。

  順治皇帝福臨與董鄂妃

  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對,這裡要強調一下,董鄂妃和秦淮名妓董小宛不是一個人,董鄂妃是正兒八經的滿人,雖說是滿人,但是從小在蘇杭地區長大,深受漢人文化影響因此,董鄂妃既有滿洲女子的豪放直爽,又有江南女子的溫婉靈秀,所以深受順治皇帝的喜愛,他與董鄂妃就是真正的靈魂伴侶,董鄂妃生的皇四子也被順治封為太子,但是這個小阿哥生下來不足月就去世了,董鄂妃無法擺脫喪子之痛,沒過多久也因病去世。年僅22歲。

  康熙皇帝玄燁與赫舍里皇后

  赫舍里皇后可以說是大清朝所有皇后中出身最好的,她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雖說是政治聯姻,但是康熙對赫舍里寵愛有加,而且赫舍里自己本身也是母儀天下的典範,她將後宮管理的僅僅有條,康熙能夠有效地治理國家也都是因為她做好了後勤工作,為康熙日後出色的統治開了個好頭。後來赫舍里皇后生了皇二子胤礽,可是由於難產而死,年僅21歲。康熙皇帝將胤礽立為太子,儘管他日後沒有繼位,但是他也得到康熙的親自培養,可見赫舍里皇后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雍正皇帝胤禛與烏拉那拉氏

  《甄嬛傳》中的純元皇后,但是這位烏拉那拉氏死的沒有那麼早,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烏拉那拉氏給了雍正不少力量,一直是他堅強的後盾,她生的嫡長子弘輝可惜長得不到八歲就夭折了,那拉氏溫順恭敬,例行節儉,深得雍正皇帝的尊敬,在1731年,烏拉氏病逝,死時43歲。

  乾隆皇帝弘曆與富察皇后

  早在雍正元年還是寶親王的弘曆已經是密立的皇儲,而富察氏是雍正皇帝親自為乾隆選的嫡福晉,可見富察氏的魅力,富察氏性格恭儉,平常喜歡佩戴草絨花不喜歡珠玉,她曾經親手為乾隆縫製鹿尾絨線做的荷包,來提醒乾隆祖宗創業的艱辛,乾隆皇帝一直戴在身上,可惜這位魅力謙遜的皇后卻因為二度喪子導致心力交瘁最後死在了東迅的路上。年僅37歲。

  道光皇帝旻寧與孝全成皇后

  這位孝全成皇后就是慈禧太后的婆婆,她的晉升速度可以說是大清後宮之中最為少見的,年紀輕輕就被封為全嬪沒過多久就被晉升為全皇貴妃,後來皇后病逝,她就成了皇后,之所以被封為全妃,也是因為她在道光帝心目中是才、智、貌樣樣俱全。她的兒子奕詝也被立為儲君。1840年全妃病逝於圓明園寢宮,年僅33歲,在她去世之後,道光皇帝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光緒皇帝載湉與珍妃

  這絕對是最為虐心的一對,光緒皇帝從四歲開始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過過幾天好日,好不容易有個活潑可愛的珍妃陪伴在他身邊,可是偏偏慈禧不喜歡,後來珍妃還因為賣官事件被慈禧懲罰褫衣廷杖,後來八國聯軍侵華,珍妃直接被扔進井裡年僅25歲,光緒皇帝身為皇帝,但是長期受到慈禧的壓迫,從來不敢反抗,因此無力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

  宣統皇帝溥儀與祥貴人

  祥貴人譚玉齡是17歲那年來到長春偽皇宮,那會淑妃跟溥儀離婚,皇后婉容也因為吸鴉片而導致發瘋,日本人想為溥儀找一個日本女人做皇后,但是溥儀不願意,因此立譚玉齡為祥貴人陪在溥儀身邊,譚玉齡溫順賢惠,深受溥儀喜愛,有她在的日子是溥儀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可惜譚玉齡22歲那年被日本人害死,她死後,溥儀一直將她的照片留在身邊,上面還寫著「我最親愛的玉齡」。

  盤點了這麼多大清朝痴情的皇帝,真是覺得怎麼這妃子越得寵,壽命就越短呢?這當然不是真的所謂的「秀恩愛,死得快」了。其實古人壽命短的原因也是複雜多樣的,歸根結底也逃不過以下這幾點:

  1.醫療水平差,很多我們現在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在古人眼裡是不治之症,比如天花、瘟疫、肺癆等等,甚至普通的高燒感冒都能要了一個人的命!

  2.糧食少,餓死者眾多,當然這只限於平民百姓,大家都知道,紅薯、玉米、馬鈴薯等容易種活的糧食幾乎都是明朝晚期才從美洲大陸傳到中國的,此前中國人是經常吃不飽飯的,更別提天災人禍的時候了。

  3.戰爭不斷,通過史料分析,中國在太平盛世,如盛唐某時期,平均年齡達到60歲以上,嬰兒成活率也比較高。

  所以說,我們要珍惜在太平盛世下的健康長壽,畢竟在100多年前,我國還處於人均年齡只有三十多歲的戰亂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