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俗語很多,有的很有啟發意義,有的則不值一提,需要摒棄。
不過還有的,一語雙關,隱藏了不同含義。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句超級常見的俗語,就有兩層不同的含義!
一方面探討了農村養殖業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被人們拿來預測命運的工具!
所以下面就來和大家解析這句農俗的兩層含義,看看是不是和你們理解的一樣呢?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
這句農俗在農村還是能常聽到的,很多老輩人都喜歡說。
看似簡單,正月的豬,五月份的牛,但感覺又省略了很多,需要人們自行腦補,以至於人們有了不同看法!
養殖戶拿它看市場價格走向
有人覺得這句話說的是,正月豬的價格和五月牛的價格最高。
農村說的正月其實就是1月,為什麼說這時候的豬價格最高呢?其實準確來說,指的是小豬仔的價格!
雖然在正月家家都殺了年豬,有了足夠的豬肉儲存。
但農村很多人是很有算計的,他們會著眼於規劃新一年的事情,這時肥豬價比較低,因為農村大多數人家都會自己養年豬,只能賣給鎮上或者城鎮里。
正因大家都知道這時市場對肥豬需求比較高,所以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著肥豬,這也導致這時候的肥豬家不太高。
但小豬仔的價格卻會很高,人們會買回小豬仔,打算新的一年.
所以正月的小豬仔價格會比較貴,家家戶戶都拚命搶小豬仔買回來養,養一兩個月就是正好出槽的時候,那時豬的體重和價格都是最好的,這樣能賺一筆。
但如果這時候沒有買到小豬仔的話,到了豬價正好的時候,自家就沒有豬可賣,這可是要損失一筆的。
故而在正月,小豬仔的價格是會貴一些的!
而五月的牛價比較貴,這個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農村的五月比較忙,差不多四月收完小麥菜籽,就要趕緊耕地準備種大季(玉米之類的)。
而以前農村耕地的唯一工具就是牛,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機器。
所以五月份對牛的需求會比較高,尤其是會耕地的牛,更是賣的很貴。
這樣直接買回去都不需要教,就能直接耕地,非常省心。
所以以前這個季節,農村家庭如果不是真的迫不得已,是不會把自家的耕牛拉到街上去賣的。
不過現在因為農村機器的普及,所以對於牛來說,可能幹活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但農村養牛依舊是個重要的事情,很多人還是願意養牛,為什麼呢?因為有錢可賺呀!
比如我老家爸媽就是搞養殖的,豬牛都養的多,之前因為豬瘟,豬價很低,甚至禁售,農村很多豬感染死掉,養殖戶那叫一個慘。
不過還好那段時間牛價挺高的,爸媽迫不得已把豬養著,把牛兒拉去賣掉,減輕一下養殖負擔。
這陣子豬價高了,之前撐過來的養殖戶,終於熬到了頭!
所以現在的牛大多是養來當肉牛的,牛肉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只要養得好,在合適的時機賣出去還是能賺不少的。
有人拿它看命運
上能說到這句俗語背後隱藏的養殖行業信息,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這句話其實說的是人們對於人的生肖和命運的預測。
豬年正月份也就是一月出生的人,會被覺得很有福氣。
豬在人們看來就是很有福氣的動物,比起牛一輩子苦累來說,豬一出生就有吃有喝還不用幹活,算是很幸福的了。
加上正月又是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是糧谷滿倉,是非常祥和安寧的時期。
故而覺得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會很幸福,人們也很喜歡!
但也有一些人覺得,孩子在豬年的正月出生不好,因為很多農村在正月都會殺豬過年,如果正好是豬年的正月出生,人們難免因此感傷,將二者聯繫在一起。
而牛年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則是被人們覺得是勞苦命。
牛本身就是一種很辛苦的牲畜,要拉車要耕地,最後干不動農活還要被殺來吃掉。
尤其是五月份的牛,最為勞苦。
故而人們覺得,屬牛農曆五月生的孩子,可能以後也會很勞累,但可能很忠厚仁慈,雖然賺錢不多,但很踏實。
其實同樣的道理,農村也覺得羊年臘出生的孩子命苦,因為寒冬臘月羊沒有吃的只能餓肚子,但六月羊就好很多,肥滿腸,草料比較充足。
不過呢,這也是因為農村喜歡將牲畜的習性與人的生肖聯繫在一起,才有的比喻,並不可信。
所以對於這句農俗的理解,我個人比較認可前面關於養殖市場價格的預測,畢竟這也是養殖戶們的經驗累積而來的。
那麼對於這句農俗,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理解呢?此外還聽過哪些類似俗語呢?歡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