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慾望才能有所收益,金錢拖累的故事,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020-09-05   善知

原標題:克制慾望才能有所收益,金錢拖累的故事,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克制慾望才能有所收益

佛陀時代,波羅脂國有兩個比丘,一天,聽說佛陀在舍衛國大開法筵,演說妙法,二人便相約一同前去聽佛陀開示法要。

收拾了簡單的行囊,二人便向舍衛國出發了.烈日下,二人揮汗如雨地低頭疾行,走著走著,覺得口乾舌燥,但一路上卻沒有半點水源,二人只得耐著口渴,繼續往前走。

正當二人走得精疲力竭,突然,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遠處,二人宛如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當他們把水汲出井後,卻發現水中有蟲,這時其中一位比丘,顧不得水中有蟲,就迫不及待地一飲而下.而另外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在立井邊,喝了水的比丘見狀就問;'你不是也很渴嗎?為什麼現在卻不喝了呢?'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蟲不得飲用,飲了既犯殺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勸說;'你還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就見不著佛陀了,更別說是聽經聞法了.'比丘聽完,不為所動地說;'我寧可渴死,也不願意破戒而活。'

這位堅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喪命了.但由於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後立即生到天道,當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達佛所,頂禮佛陀,佛為他說法,便得到了法眼凈.喝了水的比丘獨自一人繼續趕路,直到隔日才來到佛所,一見佛陀,立刻五體投地地至誠禮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發生的事,詢問道;'比丘,你從何處來?有沒有同伴隨行?'比丘既一五一十地把路上所發生的事稟告佛陀,佛陀既呵責說;'你這個愚痴的人,你雖然現在眼睛見到了佛,但是卻沒有真正見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已先你一步來見我了。'

佛陀更進一步說;'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雖與我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見到我,但我卻不曾見這樣的比丘;若有比丘離我數千里,能精進用功,不放逸,雖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遙,而這樣的比丘卻能常常見到佛,而佛也常常見到比丘.'比丘聽完佛的教導,若有所悟,羞愧地頂禮而退。

金錢拖累的故事

從前有個婆羅門,他的家中生了一個男孩,長得英俊端莊,父母非常疼愛.這孩子從小就聰明異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無憂無煩的快樂中,度過了黃金一般的童年。

人類往往被欲樂所迷惑,在歡樂的日子裡,思想不起另有痛苦的一面,唯有超卓的人才不致於墮落.婆羅門家中的這個孩子,可是有高人一層的智慧。雖然他生長於富有安逸的環境中,但仍能了解人生的痛苦和罪惡。因此,在他成年以後,就辭親出家當比丘。

有一次,正當教化回來的途中,在蔭蔽的森林裡遇到一隊商人,他們到外鄉從商路過此地。這時適逢傍晚,太陽已西下.商人們紮營在這兒過宿。那位出家比丘看到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車輛載著大量貨物,並不關心,像是沒有看見一樣,只管在離商隊營帳不遠的地方徘徊踱步。

這時從森林的另一端卻來了很多山賊。他們打聽到有商隊經過,就想乘夜幕降臨以後劫掠財物.但當他們靠近商營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營外漫步.山賊怕商隊有備,所以想等大家都睡熟才好動手,然而營外巡迴的那個人,通宵不入營休息。天已漸漸亮了, 山賊因無隙可人,只得氣憤而走。

正在營里睡覺的商人,忽然聽到外面的噪聲,趕快跑出來看見一大隊的山賊手執鐵錘木棍往山上跑去.營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兒。商人驚恐地走向前去問道:

「大師!您見到山賊了嗎?」

「是的,我早就看到了,他們昨晚就來了。」出家人回答說。

「大師!」商人又向前問道:「那麼多的山賊,您怎麼不怕?獨自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呢?」

出家人一點也不緊張,不慌忙,他心平氣和地說道:「各位!見山賊而害怕的是有錢人.我是一個出家人,身無分文,我怕什麼?賊所要的是錢財寶貝,我既然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無論住在深山或茂林里,都不會起恐懼心。」

比丘的話使眾商人很感動,認識到自己的愚昧無知,對不實在的金錢,大家肯捨命去取得,而對真實自由自在的平安生活,大家反而視若無睹。由此,他們也發心跟著這位比丘出家修行。從此,他們體會到這個世間苦空的意義,把無常的錢財帶在身邊,那實際上是一種拖累。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見聞種種,佛光禪師總以慰勉的笑容傾聽著,最後大智問道;'師父,這二十年來,你老人還好'?

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里泛遊,世上沒有比這更欣悅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夜深了,佛光禪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

清晨在睡夢中,大智隱隱中就聽到佛光禪師禪房傳出陣陣誦經的木魚聲,白天佛光禪師總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開示,講說佛法,一回禪堂不是批閱學僧心得報告,便是擬定信徒的教材,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情。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禪師剛與信徒談話告一段落,大智爭取這一空檔,搶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你每天的生活仍然這麼忙碌,怎麼都不覺得你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呀'.'沒有時間覺得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迴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