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壩子裡,地上總是濕的,化糞池管子漏了也沒人管,來這裡買菜都要捂著鼻子加快步伐。」說起國風市場環境衛生的改善,市民李光蓉感受頗多,「現在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改觀,來這裡買菜舒心多了。」
小小「菜籃子」影響著千家萬戶,關係著民生福祉。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宜賓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市委漠視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要求,以農貿市場檢視問題集中整治為著力點,對農貿市場管理無序、商販違規占道經營、亂搭亂建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市轄區重點農貿市場秩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努力守好市民的『菜籃子』,在主題教育期間,我們制定了農貿市場整治方案,並將翠屏區、敘州區、南溪區和臨港經開區分成15個網格,全員參與,分片包干開展食品安全督導工作。」宜賓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針對農貿市場經營秩序、衛生環境、日常管理、創建達標等重點問題,他們全力推進突出問題整改,真正做到「誰包保、誰整治、誰掛鉤、誰負責」。11月以來,該局召開市場管理會議7次,開展督查38次,出動幹部 120人次,發現問題267項,整改到位170項。共糾正跨門占道經營1000餘次,糾正無照和未亮照經營400餘次。
「以前,農貿市場裡,活禽區氣味難聞、蚊蠅亂飛,來這裡買菜像打仗一樣。」市民張署回憶起平時買菜場景說,「升級改造後,市場內環境衛生大有改觀,乾淨整潔不少。」
據了解,宜賓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在翠屏區、敘州區、南溪區和臨港開發區布點,按照創文標準提檔升級打造12個農貿市場樣板。「我們督促市場開辦者增強市場保潔、管理力量的投入,改變市場原來『髒、亂、差』的面貌。同時,在市場內懸掛文明經營宣傳標語3000餘條,滾動播放誠信經商宣傳口號,建立商家QQ群用於政策宣傳,加大對文明知識應知應會宣講普及力度,倡導經營戶誠信文明經營。」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他們還投入大量資金,對12個農貿市場的軟硬體設施進行升級改善。目前,補平地面 5000多平方米,粉刷牆面 2500平方米,彩鋼瓦屋面維修約6000平方米,改造公廁4個,改造垃圾房2個,維修下水道1500米,更換蓋板300餘個,改造活禽宰殺點2個,修補攤位800平方米,改造遮陽棚400平方米,新增車輛通行道閘、停放點等。
為切實抓好農貿市場管理長效機制,市市場監管局還定期約談部分商家,規範經營行為,要求攤位設置划行歸市,亮證經營。今年以來,12個重點農貿市場抽檢614批次,約談商家17戶,辦理投訴舉報152件。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消費環境、食品安全、管理服務、誠信經營、價格計量等方面在農貿市場營造公平、安全、和諧的放心消費環境,真正做到人民群眾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宜賓日報記者 陳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