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大師!幽默火辣,專業水平超級紅,「他跟上了孩子們的時代」

2019-11-17     成都名校

不知道該先介紹李銳的哪個身份:

他是嶄露頭角的青年藝術家,曾獲邀參加紐約、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多個國內外重要城市的藝術展覽,其作品還被上海新美術館收藏;

他又是新川外國語學校中學部美術教師,每天行走於校園,備課、上課,安然、平淡。

面對藝術,他嚴肅少語,甚至苛刻,用作品關照社會現實,揭露「表層真實後隱藏的更為深刻的真實」;

但面對學生,他又幽默多聞,專業知識信手拈來,八卦、明星、流行小說也能侃侃而談,學生們喜歡得不得了。

光彩、平淡,嚴肅、幽默,兩個身份,最終在李銳手上那永遠褪不去的水彩印子合二為一。

李銳

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教師,專業才是他的第一面。見小編看他手上的水彩印子,李銳毫不在意,他抬手,「這已經算好的了,我特意去使勁洗過的,平常更彩。」

李銳的作品以油畫創作為主,他畢業於西南大學藝術學院,獲藝術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第二年開始,他的作品便頻繁出現在重慶的各類藝術展上,後影響力蔓至成都、杭州、北京、上海……2018年,其作品沖入紐約,嶄露頭角。

就在這個周末,李銳的作品還在亨曼畫廊「冬季展」展出。

「冬季展」,展覽時間:2019.11.09-2020.01.09。

由亨曼畫廊(成都獨立畫廊)主辦,前期主要以藝術家邀請、作品投稿的形式同時進行,作品以架上繪畫為主,同時兼具其他藝術形式的可能,在2019年11月09日至2020年1月09日展出《冬季展》入選的24位藝術家50幅作品。

李銳參展作品。

展會現場,李銳在參觀者交流。

看那長長的參展名單,很難想像,他今年才剛剛畢業。

李銳的繪畫創作多來源於普通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在他的筆下拼湊、重組,常常呈現出一種錯位和荒誕。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他頓一下,繼續說:「有些事看似不應該發生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但它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我就是想去表現這種錯位、荒誕,其實也是表現真實。」

除了繪畫作品,李銳還在攝影、行為藝術等當代藝術創作領域多有嘗試,創作媒介尤其多樣。

他的導師,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熊沁評價:

李銳以極具個人化的藝術方式挑釁、激發及揭示現代都市生活喧囂慌張的幻想。

(不明覺厲)

當老師,是因為李銳想把自己的所學與學生們分享,「我想給孩子們一個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他說。

現在,李銳任7年級美術教師,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打開眼界」。

一位學生評價他的課堂,

「李老師上課不會局限於課本,他教我們怎麼欣賞美術作品,講的很多東西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他的課內容超豐富。」她認真地補充,「就是很有內涵。」

新川美術課

與他的人一樣,李銳的課也稍顯嚴肅,但勝在,他能夠熟練地運用各類教學技術,當大螢幕上數字滾動,學生們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最終停留數字對應的學生被點起來回答問題,臉上有中獎一樣的驚喜。

他還設置了不少互動環節,一盤顏料、一張白紙,讓學生們在自己喜歡的顏色中分別加入白色、黑色,演示「明度」的變化……一個個環節、一個個懸念,課堂容量超大,卻也是歡樂不斷。

上理論課,李銳也苦惱,他不僅要想盡辦法調動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將知識更有效地傳遞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他得「拉住自己」,「有時候遇到一個知識點,我會忍不住想要去拓展,講多了就收不住了……」他也無奈。

李銳參展作品。

但好在,學校精準教學系統及相應的教師培訓給了他極大的支持。

他告訴小編,精準教學模式下,每個教學環節用時多少分鐘、教學目標等都寫得清清楚楚,在相應技術的輔助下,老師們基本都能夠及時、準確把控課堂節奏以及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新川·精準教學

「說討論3分鐘,計時器一響,一分一秒都不會多;說要達到90%的學生掌握本節知識內容,來個搶答或是隨堂測試,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一目了然。」說起學校的精準教學,李銳的話明顯變多,還透著股驕傲。

除了美術課,李銳還開設了1門興趣課和1門模塊課。



包括興趣類課程、基於學科延伸的模塊化課程,以及專業化尖端課程為特色的學長制課程,新川中學部足足開了54門特色校本課程,涉及人文藝術、體育、信息技術、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全部任課老師均來自本校。



臥虎藏龍。



李銳主打的,是名為「詩情畫意」的興趣課以及主攻素描的模塊課。

興趣課——「詩情畫意」由他與語文老師共同開設,第一節課由語文老師講詩詞,第二節課,學生們則要在李銳的帶領下,為詩詞配圖。

模塊課——素描則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重點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和觀察能力。

脫離了課本的束縛,這樣的實操課李銳更是遊刃有餘。

一位同學說:「李老師平常上課是有點嚴肅的,但上興趣課就特別詼諧,邊上課邊開玩笑,還能教我們繪畫,非常有意思。」

的確,嚴肅的李銳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去看一些孩子們關注的事情,明星八卦、流行音樂、電視劇等一概全收,他說:「作為老師,還是應該跟上孩子們的時代,這樣才能跟他們有共同話題,也能更好地服務教學。」

李銳很享受在新川的時光。

他說,遇見新川,就像覓得一知己,自己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新川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在這裡,他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大展拳腳;

這裡的校園規劃、制度設計、教學安排等全都圍著學生來,這讓他感到真摯;

這裡有不少老師都來自名校且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法上給了我很多實質性的指導」;

他也有足夠的課餘時間可以繼續專業創作或是看書學習,「提升自己,也反哺教學」。

當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教真知識」,「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做一個專業的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seOfm4BMH2_cNUgOP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