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會摔跤的爸爸是什麼體驗?大概,一般人不敢招惹

2019-11-14     淅爸育兒記

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應該先成為什麼樣的人,給孩子以身作則,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上,同樣如此,如果父母有某項特長,那麼培養起孩子來就具備了先天的優勢。

在國外,有位父親是摔跤愛好者,這天他帶著年幼的女兒到沙灘玩耍,覺得無聊的他就跟女兒玩起了摔跤遊戲。

不玩不知道,一玩嚇一跳,這小女孩也太生猛了。

在做了摔跤競技的禮節性招呼後,這父女兩就「打了」起來,但爸爸三兩下就被女兒擊敗了。

匍一接觸,女兒就犀利的給了爸爸一個標準的過肩摔....

接著,在爸爸一臉的懵圈中,女兒開始放大招...

夾頭摔...

夾腰摔...

最後再爸爸懷疑人生的呆滯表情中,來了個鎖臂KO...

雖然這只是父女兩的一個遊戲,但看得出來女兒紮實的功底並不是一朝一夕就練習出來的。

而爸爸全程的高能配合,把一項對孩子而言苦悶的技能,變得如此有趣。

而且這位父親是非常留意細節的,他並不是把女兒鍛鍊成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孩子,在一開始他就十分注重競技體育的禮節。

與之相比,我們所提倡的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而不斷送孩子去報讀興趣班的行為,實在是太「低級」了,孩子們學得叫苦連天不說,效果還不及這種娛樂型教學的萬分之一二。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當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和孩子共同學習,是不是親子間也就多了一個溝通話題?

而與孩子一同學習的同時,更能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難,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一起成長的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qlNbW4BMH2_cNUgXq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