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辰 | 多維的空間

2019-11-20     當代油畫

金 辰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師從袁運甫、張仃、杜大愷、劉巨德等,學習各類型的繪畫藝術,多幅作品留校。1996年畢業後從事過廣告設計、媒體、公關等行業,長期堅持繪畫,並不斷探索自己的藝術語言風格。現工作生活於上海。

展覽經歷

2015年11月 美國西雅圖GunnarNordstrom Gallery畫廊個展。

2016年11月 傳承、跨界清華美院建院60周年96屆作品邀請展。

2017年3月 紐約Agora畫廊個展。

2017年9月 日本第六屆中日韓當代藝術展。

2018年9月 中國深圳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8年11月 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9年5月 北京ArtBeijing藝術博覽會。

2019年6月 清華大學建校108周年(上海)校慶展。

2019年8月 日本東京「水木·櫻華」清華校友邀請展。

2019年11月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

大蛇 | 150cm×120cm | 2018

我的藝術觀念

當我安靜下來,閉上眼,紛繁複雜的世界就幻化為我的畫面。

這個複雜的世界因秩序而運行,因秩序而有規律,因為不同秩序與規律而產生藝術。

藝術不只是看表面的繽紛色彩,而是內在精神的同頻共振。我的畫面追求這一類的感受,將隱藏的能量與流動附著於物像表面,創造另一種秩序感受。

量子之諾 | 150cm×120cm | 2018

太湖紅 | 120cm×100cm | 2018

我自幼生長在中國長江三角洲一代,這裡有中國最美的古典園林藝術。其中,裝點園林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太湖石,一種產自太湖流域的奇石。它也是最能代表東方人個性的石頭:體態玲瓏而心眼兒眾多,一眼無法看透,每換個角度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這也是我繪畫的基石,我的繪畫以太湖石的變體為基礎,將其內在的能量流動抽離到表面上,內心戲浮出水面,使得東方的意向融合了西方的表現,畫面呈現出奇異的氣質。它與眾不同,這正是我所要的風格,一個不再局限於地域或種族的風格,一個可以流行與整個人類世界的風格。

我喜愛著眼於世界大同,不需要具體符號或更多語言,不需要民族,種族,國家,歷史的痕跡,而是人類共通的感知,不再有你的或我的界線,好的藝術作品看了就能夠通曉,無論你在哪裡看到,無論誰看到。

花豹的嬉戲 | 120cm×100cm | 2017

現在越來越多的器物,無論工業產品或住宅社區,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象徵,不需要文字說明或解釋,看到了就自然會使用並認同,無論老人或小孩,都能得到彼此的歡喜自在。這樣的環境、器物、藝術就構成了人類的大同世界。

我們身處的三維空間不會改變,但心的空間可以多維化,就在於你打開了不同緯度的窗口,既看到了上帝的視角,也能體會到微觀粒子的世界,心的層面多了,人生感悟也就豐富起來了。

豹影 | 直徑80cm | 2017

我早期受到現代主義、立體主義、波譜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近期看了不少亞洲「物派」作品;我不想讓自己歸類到什麼「派系」之中,只想讓自己的作品有傳遞表達和喚醒的功能。東方人通常含蓄而內斂,表達並不直接,久而久之,常常會忘了真實的自我,戴著社會需要的面具而活著,我的作品可以讓人看到:簡單的色彩圖像也可以很真實的表達自我,在傳統的基礎上也可以有現代的表現方式,喚醒自我也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表現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觀念。

藝術創作過程是一場冒險,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毅力。在此過程中,你將會處處碰壁,孤軍奮戰,你的作品既給你帶來勇氣又會將你拖向深淵。

我從小就被教育:「藝術要為人民服務」。那是政治的藝術。成年後我終於知道:「人民需要偉大的藝術」,能夠喚醒自己體內的與生俱來的藝術感受,藝術從不應該以人民當下的審美標準來實現的。

巴別塔 | 直徑80cm | 2018

熱帶驚雷 | 直徑80cm | 2019

藝術創作過程是一場冒險,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毅力。在此過程中,你將會處處碰壁,孤軍奮戰,你的作品既給你帶來勇氣又會將你拖向深淵。

藝術品是直達人心的,無可隱藏的。藝術是心相。在藝術面前,誰都無可隱藏!

藝術不只是看表面的繽紛色彩,而是內在精神的同頻共振。

我的藝術著眼於世界大同,不需要具體符號或更多語言,不需要民族,種族,國家,歷史的痕跡,而是人類共通的感知,不再有你的或我的界線,好的藝術作品看了就能夠通曉,無論你在哪裡看到,無論誰看到。

新綠 | 80cm×60cm | 2019

涌動 | 80cm×60cm | 2019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器物,無論工業產品或住宅社區,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象徵,不需要文字說明或解釋,看到了就自然會使用並認同,無論老人或小孩,都能得到彼此的歡喜自在。這樣的環境、器物、藝術就構成了人類的大同世界。

我們身處的三維空間不會改變,但心的空間可以多維化,就在於你打開了不同緯度的窗口,既看到了上帝的視角,也能體會到微觀粒子的世界,心的層面多了,人生感悟也就豐富起來了。

量子動能(局部) | 480cm×160cm | 2019

我早期受到現代主義、立體主義、波譜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近期看了不少亞洲「物派」作品;我不想讓自己歸類到什麼「派系」之中,只想讓自己的作品有傳遞表達和喚醒的功能。東方人通常含蓄而內斂,表達並不直接,久而久之,常常會忘了真實的自我,戴著社會需要的面具而活著,我的作品可以讓人看到:簡單的色彩圖像也可以很真實的表達自我,在傳統的基礎上也可以有現代的表現方式,喚醒自我也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表現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觀念。

終古之戰 | 200cm×120cm | 2018

海洋 | 高70cm | 2018

雪夜 | 高70cm | 2018

看山是山 | 高70cm | 2018

看山不是山 | 高70cm | 2018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dc-h24BMH2_cNUgf6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