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16歲的成都49中學生墜亡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5月9日晚,高二學生小林(化名)在49中教學樓墜樓身亡。據通報,小林為高墜死亡,排除他殺。家長在微博發起疑問,網絡出現「救護車未及時趕到」「學校故意隱瞞」「遺體已被火化」等輿論。
警方通過調查發現,2020年6月,小林在QQ聊天時說「每天想著從學校,一躍而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自我貶低、否定的話語,體現出小林多慮的狀態,小林學生反映他平時比較內向。
近幾年來,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自殺、自殘等類似事件時有發生。通過對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的反思,殺人犯可能很早就潛伏在日常生活之中。
應試教育,以成績定天下,這樣的的壓力不斷地傳遞給學生,實際上這是犧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中,家長和教師的角色尤為重要,孩子們的弦已經拉得很緊很緊,請充分理解孩子們。陪伴孩子順利完成這一過程,就是最好的結果。
關愛是維繫感情的橋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的層面上,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多年來,獨生女受人矚目,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這種人格,因缺乏應變能力,易遭到挫折。
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發布了《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結果表明,12.1%的被調查學生有過自殺傾向,2.2%的學生有過自殺傾向。抑鬱,情緒低落,這些同學有一些共性,他們往往成績優異,人們眼中的「好孩子」時常會感到孤獨。
學生如何調節情緒:
首先要正確看待學習和考試時的焦慮,可以和同學家長傾訴。其次對於父母的期望要正確看待,切勿為難自己。最後調節好自己的認知能力,學習只能反映一部分自我價值,不能反映全部自我價值,切勿自我否定。
推薦家長的方案:
家長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學會換位思考,注意愛的方式。理解和接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千萬不要用失望的表情和態度。家長需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比如問孩子是否過於疲憊,什麼事都可以跟自己說,或許一個簡單的擁抱,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安慰。
本文內容為原創,未經過原作者或者現發布者的同意,任何個人或單位都不得轉載。